一季度三明外贸出口增幅位居福建第一
一季度,我市外贸出口额64.5亿元,同比增长44.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2.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3.2%。
今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市商务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项主要指标逆势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9亿元,增长12.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1.6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的位次增进到第四。
健全机制助推项目。一季度全市新批外资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4253万美元,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四。按照年初制定的外资项目推进要求,我市不断健全外资项目推进机制,落实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筛选、锁定出一批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作为市、县两级重点跟踪推进项目,如永安离型纸、沙县通用飞机制造、台明铸管等。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提供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手续代办等服务,为重大外资项目开启“绿色通道”,推动项目签约、批办,促进批办项目到资落地、增资扩产。
优化结构促进升级。年初,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及时下达2016年中央、省级和市级商务发展资金,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出口企业,支持企业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有实力的生产型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一季度,出口达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6家,出口总额共占全市的71.1%。通过推动企业技改、产品研发、节能降本等扶持,促进了一批生产型企业出口的增长:建新轮胎出口增长4075%,廷荣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出口增长361%,华农食品出口增长1887%,捷鸿家具出口增长132%,金泉贸易出口增长35.39%……不少企业依靠转型升级,转出一片新天地。
搭建平台服务发展。市、县两级商务部门着力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电商企业提供产业培育、技术支撑、人才孵化、物流配送等全方位服务。市商务局与市双创办联合下发《三明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试行)》,重点扶持电商聚集区、地产品网货销售及电商人才培训等方面发展。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4.88亿元,网络零售额17.23亿元,增幅分别增长35.52%、21.74%。在推动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同时,搭建企业开拓市场服务平台,全方位组织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今年来,组织企业参加了2016年境内闽货华夏行和境内外服务贸易展洽会、第26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闽货华夏行·北京站展销活动、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16年海峡两岸高雄食品展……频繁的外经贸互动,帮助我市企业通过各类展会,开拓市场,抢订单。一季度,我市出口北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市场分别增长15.09%、73.03%、60.23%、58.09%、58.09%。
优化环境助力通关。推进三明陆地港建设,在运用好跨关区电子关锁系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三明陆地港口岸智能卡口建设,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通关速度,提高我市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同时,鼓励进出口企业从三明陆地港报关,推动我市口岸进出口货物量的增长。一季度,三明陆地港完成进出口集装箱2982个标箱,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标箱2409个,同比增长8.56%,累计货值约12062.15万美元。其中,出口货值6095.31万美元,同比增长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