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天少一天 这些台湾“濒危景点”快约吧
作为新北市野柳地质公园的明星景点,女王头因自然风化正在走向消失的说法,已不是一天两天。景区管理处“抢救女王头大作战”也一直在进行,不过,25日传来的最新消息并不乐观,技术团队以“纳米涂料补强岩石技术”9个月来在其他岩石实验,却出现片状剥落、岩表白化的现象,技术瓶颈让女王头“冻龄”增不确定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自然风化条件不变,野柳女王头预估5-10年就会断颈,但是,7级以上强震或17级以上强台风来袭,恐怕瞬间断裂。
事实上,台湾“濒危景点”除了女王头,还有不少。
野柳女王头恐5年后断头
原因:长年自然风化、游客触摸
新北野柳女王头
位于台湾东北角的野柳海岸,向来以各种奇岩怪石为卖点。这些岩层硬度不一,因受到海水侵蚀而成不同形状,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猩猩,还有的像俏皮公主,最大牌的就是高贵的女王头了。
女王头的成因可说是大自然的馈赠——较坚硬的岩层受侵蚀的程度较小,形成了如戴着皇冠般的美丽,而较松软的则形成线条优美的纤细颈部。美丽景观因罕见而享誉国际,长年吸引无数游客造访,去年陆客也有201万人次前往参观。
导报记者曾两次赴野柳瞻仰女王头,导游都会百般叮嘱“不能用手触摸”,因为这样会加快风化作用。即使不去摸,因自然风化,女王头的颈部也逐渐无法负担头部的重量,专家预计5到10年内就有断头的可能。数据也显示,近10年来,女王头颈部周长从2006年时的144厘米,风化侵蚀至目前只剩126厘米左右,“颈围”平均每年少2厘米。
2021年或消失的外伞顶洲
原因:沙源无法充分补充、海水侵蚀
位于嘉义与云林外海的外伞顶洲
对大多数大陆读者来说,外伞顶洲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这个“私房景点”近年来在岛内很火,原因无他——由于沙源无法充分补充,加上沿岸流、海水侵蚀及东北季风影响,沙洲面积逐渐缩减,可以说是“看一天少一天”。
外伞顶洲是一座移动沙洲,位于嘉义县、云林县外海,最早在清康熙年间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平均每年都往西南方外海漂移60-70米,虽行政划分原属于云林县口湖乡,但其实已经慢慢地漂移到嘉义外海,所以在十几年前,还发生云林及嘉义互争管辖权的问题,但如今随着它快要消失,就没人理了。
据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院长陈阳益介绍,外伞顶洲从1904年至1995年,历经沙洲地形的幼年、青壮年,现已迈入老年阶段,沙洲上的堆沙陆续被冲刷至较低洼的泻湖,目前外伞顶洲往西南偏移速度逐渐增大,面积也日渐缩减且被波浪及潮水切割成几部分。据悉,外伞顶洲超过平均海水位面积,在1999年约有2888公顷,而2012年仅剩1220公顷,此13年间共减少了1668公顷。
2012年,台媒报道外伞顶洲可能于2021年消失在海平面,成为“潜沙洲”。过去几年,岛内民众纷纷前往抢窥外伞顶洲,尤其遇到假日,游客更是纷纷前来“朝圣”,当地沿海观光渔筏业随之爆红。
高雄“弥陀海岸”快不见了
原因:海水侵蚀、海洋污染
高雄“弥陀海岸”
台湾是个岛屿,因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而形成的海蚀地貌,也造就了很多沿海景点,比如台湾东北角的蕈状岩、海蚀崖、海蚀平台,多是几亿年前地壳变动时整个山岩壁趴倒在海边所形成的。还有澎湖七美乡的天然海蚀平台“小台湾”,因退潮时貌似台湾岛轮廓而得名。
这些奇幻的海蚀地貌总有一天也会消失,但总的来讲还是“来日方长”,而已经看得到影响的,是高雄的“弥陀海岸”。弥陀区位于高雄西部沿海,夕阳西下时,连结弥陀、梓官以及永安三区长达数十公里的海岸线上,总是会投射一片金黄光辉,这里就是高雄的“黄金海岸”。但是,多年地质地貌的改变,原有海岸沙滩逐渐消失,再加上海洋污染,海岸已不甚美观。为了防止海浪侵蚀,当地政府在沿岸摆放长达数公里的消波块,目前有遏止之势。
除了因自然原因而造成的景点消失,人为因素让美景不再,在岛内也饱受诟病。像云林县斗六市及古坑乡,为了兴建湖山水库,水库预定地内景点幽情谷生态受到很大影响,环保团体表示抗议,甚至开拍环保版“断背谷”呛声反对兴建水库,引起重视。后经协调,水库如期开建,预计明年完工供水。当然,幽情谷也就没了。
(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