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磨一剑! 泉州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

26.11.2015  10:37

  初冬的泉州,繁花似锦,绿意满城。赏心悦目的“泉州蓝”,惊艳了人们的双眼。

  11月7日,泉州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第二个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设区市。

  “十二年磨一剑”的努力终获肯定,消息传开,人心振奋!

  回望来时路,从2003年2月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至今,我市始终把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把创建国家生态市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生态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生命的理念,早已随着历届党委政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的不懈努力深入人心,化作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以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为新的契机,泉州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的号角更加嘹亮,步履更加自信坚定。

  □本报记者 谢曦

  把“生态”引入经济学,泉州刻苦求解,不改初衷。

  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讲述的,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遭遇过的一段困境: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

  山水交融、温润柔美的自然环境,滋养了泉州之美,也为人们留下一道生态考题。

  环境的警钟日日惊心,生态的保护时不我待。经济发展要速度,生态环境要保护,泉州,这一经济总量全省最大的设区市,一次次在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命题下刻苦求解,得出的结论掷地有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泉州最核心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国家生态市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创建国家生态市,不但是上级要求,更是群众所盼,是泉州长远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市委书记郑新聪、市长康涛对创建国家生态市的深刻理解,道出了泉州历届党委政府对生态建设的一贯坚持。

  “生态指挥棒”指明方向,泉州先后出台生态市建设行动方案和生态市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2014年又颁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规划为引领,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和路径空前明晰。

  新形势下,泉州定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宏图大计。事实上,转型正在更自觉地加速推进:

  工业发展处处闪耀“绿元素”。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东方米兰”、世界鞋都、世界石都风生水起。不断创新的技术工艺,不仅让南安的废石材、石粉化身厨房、浴室、会客厅内的艺术风景,也助力德化昔日的碎瓷污染链向循环经济链转型。

  现代农业、林业打起“生态”牌。“茶山带帽”、“果带北移”、“生态深水网箱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随处可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立体农业融入市民生活。林下种植花卉、铁皮石斛、金线莲、中草药等,为农民带来可观收益。

  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丰泽领SHOW天地,鲤城源和1916、六井孔从一幢幢旧厂房中涅槃重生,化身文创产业孵化器、市民休闲乐园。泉州生态旅游声名远播,每年数十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畅享绿水青山、碧海银滩。

  更广领域里,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科技小巨人”、海洋产业在泉州迅速成长,擎起经济新增长极。

  铁腕治污,靠的是矢志不渝的决心和不断创新的措施。

  “新账不欠,旧账快还。”精心调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是对执政理念和智慧的双重挑战。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九个设区市首位,环境保护工作同样也成绩斐然,重点流域整治考核全省“五连冠”、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全省“四连冠”、环境监察工作全省“三连冠”、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全省“两连冠”、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全省“两连冠”。坚持勤查重罚,彰显对泉州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坚强守护,进入“十一五”以来,连续9个年度的环保立案数位居全省第一名。

  “进入‘十一五’,直至‘十二五’的每个年度,我们每年都提出强化环保监管的2—3个新抓手、新举措,保证了环保监管工作的与时俱进,力度持续加大。我们有底气,实践也已充分证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完全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分管环保工作近十年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伯前对此深有体会,他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泉州就逐步将电镀、制革、造纸、化工、漂染等重污染企业迁入园区集中治污,污染治理设施均由专业运营公司管理。首创污染行业集中发展、污染集中控制的模式,得到国家环保部的认可。“十一五”后期至“十二五”期间,更加快了入园企业的整合重组和产业园区间的整合提升。

  面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和行政交叉区域环保监管难题,泉州环境监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落实企事业单位环保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健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全委托运维机制,率先开展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启动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和排污权交易。“交叉执法”、“错时执法”形成“全时空”监管,让不法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打响生态攻坚战,泉州一步一个脚印。

  从保护一脉青山、一泓清水、一片海滩开始,泉州全方位打响生态攻坚战。

  一连串坚实的脚步,串联起守护“蓝蓝泉州湾”的闪光轨迹:

  2005年,泉州在全省首创并实施晋江、洛阳江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补偿资金从最初每年200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年3亿元,累计带动实施整治项目1000多个,打造了山区和沿海携手保护水资源的成功范例。

  2006年以来,围绕落实市人大《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和市政协有关重点提案,泉州重点流域和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形成“以江促海、以海带江、江海联动”的水污染防治格局。

  2010年市人大通过《关于加强崇武至秀涂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的决议》后,即强力推进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整治,并在2013年11月接力实施青山湾和西沙湾海滩修复工程,让最美海岸带再现娇颜。

  更广领域里,晋江石狮南安跨境流域整治三年行动、小流域“赛水质”、山美水库流域生态试点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投入水污染整治资金208.77亿元,完成1863个整治项目。加大投入、持续多年的碧水工程,让“蓝色湾居”的梦想变成现实。

  水增山色,山添水韵。全市实现饰面石材开采环节全行业退出,通过矿山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令昔日寸草不生的崩岗变身种养宝地、生态茶园。戴云山、牛姆林等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云中山、笔架山等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绿肺”作用凸显。

  呵护“清新泉州”,泉州着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方面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在漂染区、电镀集控区等控制区中实行统一供气、供热,建陶业全行业实施天然气替代工程,另一方面划定全市11个机动车“绿标区”,加快淘汰“黄标车”,同时建立城市公交体系,推行绿色出行。疏堵结合,守护着一片蓝天。

  生态文明是昨日播下的种子,是今天萌出的希望,更是明天收获生态红利的一条民生通道。

  守护青山绿水、蓝天碧海、金沙银滩,既是炽热的民生情怀,也是坚定的历史担当。

  “民有所盼,必有所应”,多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泉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态度鲜明。对生态家园的保护和追求,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近在咫尺的城市绿地,是市民享之不尽的“绿色福利”:城市绿地系统“显山、露水、透绿”,500公里“慢线”系统串起清源山、紫帽山、大坪山、桃花山,将城市公园、景点和山体、水体等城市美景融为一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道被营造成“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通道,每年泉州的空气优良率保持360天以上,空气质量长期名列全省前茅。

  美丽的“乡村水墨画”以及舒适的“城镇油画”,勾勒出泉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联合攻坚的剪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遍布城乡,“十二五”以来,10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拔节生长,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装点着泉州的美丽。

  136平方公里的泉州湾,其湿地面积占98.98%,堪称“城市之肾”。在长达十余年的保护和推动下,红树林面积已由原来的257亩增加到近7000亩,位居我国东南沿海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面积之最。波光潋滟的洛阳桥畔,连片的红树林郁郁葱葱,空中鹭鸟翩然飞舞,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永久定格。

  建设国家生态市的每一次迈步,都意味着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践行低碳生活,创造文明风尚,从党委政府的倡导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点点滴滴的成效,支撑起泉州生态市建设的宏大格局。

  创建国家生态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手执“国家生态市”的靓丽名片,泉州正朝着下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