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文明驿站”为乡村凝聚好风尚

09.06.2020  03:10

  “老黄,今天有啥新动向吗?”“当然有,进来坐坐,喝杯茶,我们慢慢唠。”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南庄村北面的黄银大家是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每天下午5点,黄银大都会在家门口挂着的小黑板上更新“金句”,从热点事件到法律法规,再到心灵鸡汤,包罗万象,10年间从未断过。如今,这个“文明驿站”成了村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晚餐”。(6月3日《常州文明》)

  多一些“文明驿站”为乡村振兴努力,效果自然不一般。一块不起眼的小黑板,几张藤椅,一壶开水,是“文明驿站”所有的“办公用品”。装备简陋,却为地方文明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正是正是有了这样的好市民义务当起了文明宣讲员,助力了地方的文明与优雅,也足以看出一个地方在文明创建上的精神风貌。

  “文明驿站”的育人功能不容小视。群众是地方文明的主人,文明创建说一千道一万,是为了惠民,然而创建要成功,又必须依靠人民,如果广大群众的素质不能跟上文明的脚步,那么文明城市、文明乡镇终究还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有将文明城市创建当成育民的大熔炉,才真正船底有水,干事有人。比如,这个“文明驿站”的主人老黄,哪怕八十多了,也自觉当好文明宣传员。在这样的老人带动下,交通路口总有志愿者引导车辆和行人文明通行;街巷社区里,总有志愿者为老弱病残提供亲人般的贴心服务;更多的城乡居民,看到了“牛皮癣”就一定会动手去铲,看到了垃圾就一定会动手去捡,乘坐公交车一定会排队,会给更需要的人让座……群众的努力体现了一个地方文明的主人翁意识。

  “文明驿站”推动了人与环境的美美与共。只有我们所处的环境美了,才能让大家更有幸福感。就老黄利用“文明驿站”改善村民的文明习惯,主动整治家园环境,为了让人居环境更美更好,老人的文明宣讲与时俱进,如今当地将垃圾分类的农民达到了90%以上,真正通过创建,实施了乡村环境大提升,并通过全员参与和谐社会环境营造,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家乡变美了,住在这样的地方,不仅环境好,心情更好!

  “文明驿站”推进了乡村道德风尚。群众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集中反映,它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持续10多年的文明引领,黄大银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宣讲,从大家身边事身边人入手,通过抓道德浸润,规范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如今,这个“文明驿站”成了村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晚餐”。助力了村民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由此看出,只有更多的群众主动站出来,当好文明创建的主人,才能为社会文明美好激发内在动力,在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的同时提升内在“气质”,让乡村的美更加精彩动人!(福州文明办 雷沛弘)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