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原大镇的生态蝶变
阡桥村清水岩公园,村民逗鱼。谢威 摄
正在运行的径里村污水处理厂一角。
位于漳州平原西端的南靖县靖城镇,九龙江西溪贯穿全境,人口众多,工农业较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以往由于粗放式发展,相当数量的生产、生活垃圾未经有效处理随意排放,村庄环境脏乱,沟渠淤积严重,水质变差,威胁到九龙江的水安全。近年来,当地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努力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环境治理,黑水沟重现鱼虾
靖城镇阡桥村的长沟约4公里长,是全村灌溉、排涝的主渠道。记者来时,但见碧波荡漾,鱼虾畅游水中。
而仅仅一年前,这里还是饱含猪粪尿的黑水沟。村支委王松泽告诉我们,全村养猪一度存栏数万头,沼气池没有完全普及,部分猪粪猪尿流入长沟,日积月累,长沟变得又黑又臭,又黏又稠,鱼虾灭绝。
阡桥村就位于九龙江畔,为了还母亲河以洁净,镇里实行分批拆除猪舍。到去年,全村不再养猪,村民转向发展种植业和务工。去年,这个村又按照镇里的统一部署,清理了长沟厚达1米多的淤泥,长沟恢复了美丽容颜。
长沟变清是靖城镇整治环境卫生的一个缩影。去年,这个镇投入480万元,对全镇20个村总长达100多公里的河道进行全面清理。在全面落实河(沟)长制的基础上,聘请河道专管员11名,负责巡查、处理河道污染等问题。建成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使河道流入九龙江之前先经过污水设施处理。在径里村污水处理厂,管理员林跃寅告诉我们,这个处理厂去年3月建成,负责5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日处理1万多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全镇河道变清了,解除了对九龙江水安全的威胁。
靖城镇还建成一批垃圾中转站,各村配备保洁员,村庄卫生有了很大改善。径里村支部书记林竹化告诉我们,他们村于2016年配备4名保洁员,负责全村垃圾清扫,并运送到古湖村垃圾中转站。村民家门口放了一批垃圾桶,便于垃圾收集。每年发动村民进行4次大扫除,村里干净多了。
转型发展,猪舍变身生态农企
来到位于草坂村的福建源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现在眼前的是安装自动化设施的蔬菜育苗、栽培大棚,风光秀美的生态观光园。董事长陈元武介绍,公司有600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存栏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500多亩散养土鸡土鸭的山林,200多亩的生态观光园。
陈元武原先经营猪饲料销售和规模化养猪,随着镇里关闭、拆除违法违规养猪场、鸡鸭养殖场,经营一度陷入困难。镇领导登门与他商讨脱困之道,使他走上转型之路,于2015年7月创建这家生态农业企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家企业有几个特点:全程管理,从育苗、种植、加工成净菜、检验到门店直营和网上销售,全部由企业独立完成,便于质量管控;可溯源,扫描包装袋上的条形码,就会看到产品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便于查找问题根源;可监控,通过生态智慧农业系统,公司可看到基地、车间和门店现场,便于质量把关,顾客在门店也可以看到公司种植、加工场景,买得放心;无废弃物,加工后的剩菜用于养鸡养鸭,畜禽粪便用于加工有机肥,蔬菜完全使用有机肥,既提高产品质量,又避免污染环境;融合发展,利用自产农产品发展观光业,将一、二、三产业连通,实现各产业的优势互补。公司由污染严重的企业变成产品无公害、环境优美的生态农业企业,发展前景美好。
源兴公司的发展是靖城镇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镇打响母亲河保卫战,重拳整治养殖业污染,仅2017年,就关闭拆除违法养猪场100多家,拆除面积3万平方米,推动26家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扶持生态型农业企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大幅度降低。
休闲去处,废弃鱼塘建成农民公园
清水岩公园位于阡桥村,塘面有佛像、凉亭、廊道,水塘周边建成护坡、护栏、步行道,旁边开辟了一块10多亩的绿地,还有小广场、戏台等设施,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村支委王松泽介绍,这个水塘约20亩,原先缺乏活水,淤积严重被毁弃,两三年来,经过清淤和建设,建成了农民公园。在公园绿地设立一些交通安全宣传牌,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靖城镇加快农民公园建设步伐。镇党委统战委员刘建发告诉记者,根据当地传统文化特点,每个建制村环绕庙宇建成至少一个农民公园,既给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去处,又美化村容村貌。
田边庵始建于宋朝,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周边有较大影响。田边村于2017年动工兴建田边庵公园,占地80亩。记者看到,这里旅游公厕、步行道已建成,绿地上种植樱花等观赏性植物,大雄宝殿、休闲木屋已建了地基。田边村党支部书记王河清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旅游公园后,不仅将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记者 王志贤 通讯员 黄宗铃 陈智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