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精准扶贫“九到户”助老乡奔小康
开栏的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岩考察时指出,要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 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今年6月,习总书记在召集7省(市)“一把手”谈扶贫工作时强调,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按照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去年龙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实施精准扶贫“九到户”,成为全国创举,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大 营造扶贫工作良好氛围,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今日起本报开设“精准扶贫‘九到户’”专栏,对好的经验做法和扶贫脱贫典型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敬请读者关 注。
(闽西日报记者 林阿玲)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2014年初我市在册贫困人口12.86万人;一年后贫困人口锐减为10.2万人,减贫28421人,减贫率22.2%,为历年最高。
这是一张令人鼓舞的成绩单:龙岩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在头版进行了专题报道;省委副书记于伟国作出“龙岩市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做法值得推广借鉴”的批示。
是什么样的出彩做法让龙岩的扶贫工作受到如此关注?7月7日至12日,记者在闽西大地上采访探寻,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实施精准扶贫“九到户”,一项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创举。
时不我待——
算好“差距账” 立下愚公志
贫困,是龙岩不得不面对的特殊市情。因集“老、山、穷”于一身,尽管经过多年扶贫减贫,贫困人口依然量多面广。
2014 年初我市在册贫困人口12.8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19%,其中每100个农村人口就有5人生活在贫困线下。7个县(市、区)中有3个“头顶”省 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有31个贫困乡镇和380个贫困村。龙岩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省的13.7%,排全省第二,贫困发生率更是高于全省1.77个百分点。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目前我市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经济社会滞后的山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我市扶贫攻坚进入了最难[堂]的“深水区”。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念兹在兹。市委书记梁建勇、市长池秋娜多次深入贫困乡村调研,为扶贫攻坚出 良计指方向,强调要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决不让一户家庭、一个村掉队!
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正嘀嗒入耳。面对硬任务,我市倒排工期,立下愚公志:2015—2018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2.75万人以上,每年力争贫困乡脱贫10个、贫困村脱贫127个,到2018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成为龙岩全面小康路上的必跨之“高栏”、必补之“短板”。去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将扶贫工作单列为全市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紧接着各县(市、区)立下了扶贫开发的军令状。
这份首次针对“穷人”制定的帮扶方案,拉开了龙岩精准扶贫的序幕,让无数龙岩老乡看到了希望。
靶向施策——
“‘撒胡椒面’式的扶贫效果不大,要变‘漫灌’为‘滴灌’,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益。”对于扶贫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毛高良反复叮嘱:扶贫贵在实,贫困户是谁、在哪、多穷、怎么帮?都要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去年,我市启动实施精准扶贫‘九到户’。
“九到户”指的是“生存救助、就业辅助、生产扶持、住房援助、医疗援助、就学资助、科技帮扶、社会捐助、结对帮扶”等九项精准扶贫到户工作措施。我市从“识别、帮扶、管理、考核”四个方面发力,把宝贵的扶贫力量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真扶贫,先得扶真贫。深入核实贫困家庭,严格确定扶贫对象,并按照因病、因灾、因学和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进行细化分类。至去年6月,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进行登记造册,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奠定了基础。
“娃娃在镇上念书,我想在集镇开个小店,好照顾娃娃。”去年的一天,当结对帮扶干部上门征求意愿时,长汀县红山乡山阳村贫困户刘树发很诧异:“这事我说了算?”“你的想法符合实际。”干部赞同他的选择。不久,小吃店就在各方帮扶下开了起来,如今生意红火。
穷人“点菜”,政府“下厨”,因户施策成为扶贫新方向。市农业局局长廖汉铭表示,结合“九到户”,我市逐村逐户制定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和措施,实行“菜单式”扶持。这意味着,10万余贫困群众每户都将有专属的脱贫良策。
扶贫,怎么帮才算到位?我市确定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标准,健全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如贫困户的脱贫认定标准:至少得到1次以上帮扶、年人均纯收入超过扶贫标准、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据此建立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制,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
一项项精准举措,就像瞄准贫困靶心的枪口,直指要害。
扶到根上——
“以前没本钱养,还怕销不出去,现在一头一尾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还亏了姜书记的帮助啊!”昨日,上杭县稔田镇石牌村贫困村民黄文祥看着75头日渐长大的槐猪,一脸欣慰。
原来,今年石牌村第一书记姜初宴找到了精准帮扶该村黄文祥、黄[金] 2户贫困户的办法:通过新闻媒体牵线搭桥,让人们来认养上杭槐猪,由认养人出资,贫困户养殖,出栏后归认养人所有。
5月13日,姜初宴借助福建日报专栏,为村里的放养槐猪吆喝,并代贫困户提出百头认养需求,没想到短短两天就被认走。20万元的认养费正陆续交到2户贫困户手中。
“这样的帮扶,扶到了点上,帮到了根上,效果非常好。”市扶贫办负责人张木生说,像姜初宴一样挂我市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党员干部共有249名。目前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全市各级干部多达15376人,
帮扶户数16236户,实现贫困户挂钩帮扶全覆盖。另外,全市46个省级贫困村由省直部门挂钩帮扶,其余334个市级贫困村由市、县单位挂钩帮扶。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 挂钩单位干部对贫困村、户的帮扶无不戮力尽心,重“输血”更重“造血”:实施“百点示范、千户联动、万人安居”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开展“百企示范、千 村联动、万户脱贫”产业富民活动……2014年,全市完成8300户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共帮助贫困村实施项目1305个、总投资2.43亿元。
长 汀县大同镇新民村的林海燕就是受助脱贫的一位。为照顾病重父母,在外打工的她去年回到家乡,决定养猪却没有资金。得知镇扶贫办有小额贴息贷款专门支持贫困 户创业的信息后,她向信用社申贷了2万元。几个月后20多头小猪出栏并赢利,还完贷款扶贫办给了她1000元贷款贴息补助。之后她又贷出了5万元扩大养殖 规模。
在各种帮扶下,新罗白沙镇的张子奎边种菜边修起了摩托,长汀四都镇的贾万贵搞起了食用菌,武平湘店乡湘湖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今年,我市扶贫目标是再减贫2.74万人。市本级和7个县(市、区)财政扶贫资金分别由去年的4200万元、1.32亿元增到了今年的5200万元、2.05亿元。
继续向贫困宣战!从解决温饱到促进发展、缩小差距;从数次扶贫攻坚行动到发出“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的强音,闽西人民与贫困的战斗正走向“决战”之势。
岸还远,但已见陆上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