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要积极推进

28.08.2019  15:30

  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不回家,带着自己学的专业知识,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村整体打造设计、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和农户进行深度合作。这一合作,可以追溯到2006年。那一年,有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成都郫都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带来了技术、知识、文化……十三年间,郫都区不断探索,建立“高校+支部+农户”志愿服务新实践模式。如今,郫都区内19所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和3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对共建。(8月26日中国文明网)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更需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实现青春理想的平台。成都高校十三年来积极为当地大学生搭建志愿的舞台,让农村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除了让暑期的大学生们爱上了这份活动,喜欢去农村发挥青春能量,当地的群众也盼着他们来,为他们腾出田地,提供渠道,让大学生志愿者热火朝天地忙碌一个暑假,然后有满载着收获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例如,今年暑假期间,成都高校的三百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们再次来到美丽的“战旗村”,这次他们要给村民们带来“垃圾分类”小知识,帮助村民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新认识,助力了美丽乡村建设又迈出了新步伐。

  从成都各所高校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假期乡村实践成果中可以看出,高校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输血”和“造血”,虽然说暑假只有短短的数十天时间,但是对于农村和参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乡村振兴需要大学生们为他们出谋划策,更需要青春和文化知识的能量来改变面貌,他们将大学里的科研课题,拿到乡村来实践,对于乡村来说,发展振兴就多了活力。同样,田间地头、烈日雨露也是磨砺年轻人品质的战场,大学生多到这样的广阔天地积极锻炼,除了能帮助自己洗去青涩,同样也为今后的再就业找到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更能激发大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聪明才智的使命担当意识。

  因此,高校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大的行动,除了要积极推进,更要采取各项完善保障措施,这样,才便于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找根、扎根、生根,让更多大学生感受到服务乡村、反哺农村同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地在大学生志愿者去农村服务的注册、活动发布、资料存档、管理考核等方面都要形成有效的常态,尤其是乡村基层组织,更要关心帮助这些暑期前来支农的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多与农村青年结对,依托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高校志愿服务结成联盟平台,这样,“校地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才会因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加盟,而更加生机勃勃,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活力。(福州文明办 雷沛弘)

志愿服务发展需要制度激励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有爱的“温度”。文明
福建省上杭县“四轮驱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文明
精准化发展让志愿服务更有力量
  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