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类青年志愿服务队:守护“小候鸟” 他们在行动

01.06.2020  15:24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而言,初到陌生的城市,在生活、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困难。在团省委的号召和推动下,我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动员、组建了各类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随迁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的志愿服务项目着眼于随迁子女的人身安全、成长危机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救助、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孩子们可以在有保障的环境下快乐、无忧地成长。”“仰望星空,守护村童”困境农民工子女医疗健康救助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张洁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志愿者们关注到了小婷。“小婷是跟着来福州务工的父母从外省转学过来的,因为皮肤黑,加上普通话不流利,班上的同学经常嘲笑她并给她起外号,她急了就找同学理论,有时会造成冲突。”张洁说。在学校的支持下,项目志愿者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人际交往班会课。课后,同学之间互相起外号的现象减少了,班级氛围明显好转。

  很多随迁子女刚来到新的学校,在适应期里,孩子们往往因为不熟悉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随迁子女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对此,张洁和志愿者们对小婷进行了心理辅导,教她如何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很快小婷就融入了班集体中。

  对于许多随迁子女而言,受限于经济和时间等客观因素,他们没办法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对低年级的随迁子女开展“数往知来”数独逻辑思维启蒙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数独慢慢代替纸牌游戏成为孩子们的日常娱乐,帮助他们提升思维逻辑和运算能力。

  自信与否,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叶妙娟是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也是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对于随迁子女小林的变化,她印象深刻,“在废物利用的活动中,孩子们做好的作品需要上台展示。轮到小林的时候,他一直往我们身后躲,好不容易上台了, 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后,叶妙娟特别关注这个不自信的孩子。她说:“我尽量抓住每个适当的时机给予他表扬,比如帮助女生分担重物,我会表扬他友善;活动后主动留下帮助整理桌椅,我会表扬他热心……”点点滴滴的鼓励与表扬,换来了小林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一次活动中,小林主动举手上台展示。当志愿者向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自信地说:“我下次会更好的!

  有了自信,还要帮助随迁子女树立远大的志向,这也是青年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服务聚焦的重点。闽南师范大学“国学筑梦”志愿服务项目就专注于此。

  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疫情期间,志愿者们把课堂搬到线上,把经典传送到手边。项目负责人陈煜莹告诉记者,云课堂共推出“孟子中的人际交往智慧”“从诗歌看二十四节气”两个主题,一共六期。“视频推出两三期以后,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开始敢‘做梦’了。”陈煜莹回忆道。志愿者刚开始和孩子们交流时,只要谈及理想,他们就会安静下来,当志愿者说出科学家、教师、宇航员等选项的时候,孩子们中传出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可能吗?”但几节课后,陈煜莹和其他志愿者在孩子们的作业里明显看到了变化,他们的作业中多了“我曾经以为梦想遥不可及,但现在我要说我长大后要做一名科学家”这样的字句。

  “英雄出少年。我们希望通过共青团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时引导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关爱随迁子女的行动中来,为他们建造温馨、快乐的童年。”团省委志工部部长张忠亮说。(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陈之林)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