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级摘牌的“痛点”应转为发愤的起点

07.08.2019  20:41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对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据悉,文化和旅游部近期组织第三方专业检查员对部分5A级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游览设施、环境卫生、厕所革命、安全管理、讲解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复核检查得出的处理意见。(8月4日新华社)

  七家景区被处理的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关于景区发展的热议。多家景区及地方政府也发布消息回应。云台山景区表示将对照国家5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认真查摆。山西祁县县委、县政府表示虚心接受,全部认领。峨眉山景区回应深刻反思,切实整改……能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是积极的应对态度,这些地方应对景区发展的痛点,可谓迅速。但是,对于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旅游招牌,如果不能时常擦拭,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1924个,全年接待总人数60.24亿人次,比上年末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4707.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如此高速发展地旅游事业,如果对于景区的质量不能常态化的检测,问题会慢慢凸显,如果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伤及的会是旅游业态的肌理。对于旅游发展会成痛点,既然是痛点,就要刮骨疗毒,进行整治,才会健康发展。

  此次对景区的复核检查及处理,对于推动景区发展、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品质、优化环境等,都具有积极意义。要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就该优胜劣汰。要满足大众对于旅游生活的新期待,不能让消费者对于5A级景区良好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产生矛盾。不难看到,旅游旺季,游客会更多地聚焦于各地优质旅游资源,显然5A级景区要比一般的景点更加受青睐,这就要求景区拿出名至实归的品牌,来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量和服务量,如果达不到评级标准出现的问题,除了严重影响游客体验,也伤害了景区的整体声誉。

  旅游景区要建立起金字招牌,应该放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短视,多从游客的体验感受上提升服务水平低,尤其当下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体,一定要多研究游客需要,让旅游业态产品供给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满足游客的新需求。毕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往往很多景区不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失去了品牌优势,得不到游客认可。

  因此,以痛点为契机,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市场化评价评级体系,采用包括性价比、拥堵程度、服务水平等细化的动态评价指标进行管理,才能督促各个旅游景区形成行业竞争机制、淘汰机制,让景区更注重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消弭各种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新时代文化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福州文明办 雷沛弘)

7家5A级景区被处理 严管即厚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