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当前反腐工作稳健有震慑性 大得党心民心

30.10.2014  11:55

 

陈忠实先生题写的寄语

   中新网 10月30日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聆听大家”系列访谈今日推出对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专访。访谈全文如下:

  著名作家陈忠实:“将入党时庄严宣誓的誓言永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抓从严治党,抓到了根上。共产党员本身、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决定着这个政权的色彩

  问: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点要求。请问您是如何理解的?

  陈忠实:习近平总书记抓从严治党,我觉得抓到了根上、抓住了最主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在世界上现在是空前的。要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必须有坚强、坚定、高瞻远瞩的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共产党员本身、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决定着这个政权的色彩。所以反腐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工作作风上的实事求是和科学精神,都是各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素质。指望一个腐败的人把某一个地区干好,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毁坏这个世界。所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抓从严治党、抓作风建设、抓纯洁队伍,是抓到了最根本。这是我的认识。

  现在看,党风正在明显好转,人民感到振奋。共产党是执政党,这个党本身就应该建设好。我们的各级干部,不管是政府的、人大的、政协的、法院的乃至乡镇的,在人民的眼中,他们都是代表共产党在执政。他们的形象就是共产党的形象。最基本、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不能腐败。共产党员本身就应该是廉洁的。

  现在的反腐力度很大,警示震慑作用明显,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但是根本上要把不敢腐败变成自觉不能腐败、不想腐败,还有一个过程。还要加强教育,加强干部的自身修养,从观念上要牢固树立廉洁意识,把清廉变成自觉行动。这个要逐步抓、长期抓,一定会见效的。

  那些不是靠文字传承而是依言传身教约定俗成的做人的规范和守则,渐渐被淡化被消解

  问:近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您曾说自己迫切需要和农民对话,了解处于急骤变化的这一段生活。面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您最担心今天乡村失去什么?特别是在民风、乡规民约等方面。

  陈忠实:担心有两点,一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二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里人和人的和谐关系。眼见的世相是,在商品利益的驱使下,这两种和谐的关系遭遇普遍的却也是无形的冲击,所谓趋利忘义人心不古。那些不是靠文字传承而是依言传身教约定俗成的做人的规范和守则,渐渐被淡化被消解。传统的乡村农业文明正待恢复。当今的商品利益的膨胀和驱使,是一种无形的悄无动静的诱惑,传统的道德规范难得传承。

  无论哪一项事业的开拓和发展,都依赖于领头人的实干精神

  问:您在担任乡镇(当时的公社)党委副书记期间,带领完成了多项重要工程,如修建了4公里的灞河堤、将800亩山坡地改造为平整的梯田、修建小型水库等,这些项目老百姓至今仍在受益。您的从政经历都非常务实,包括您担任省作协主席后。您怎么看待今天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陈忠实:我首先想到务实。无论哪一项事业的开拓和发展,都依赖于领头人的实干精神。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科学思维。依靠科学思维的务实精神,才可能对自己负责的某项事业现状有切实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图景有切实可行的举措,计划中的发展图景变为利国益民的实事时,其政绩就无须自吹了。反之,为了某种个人的欲望而彰显政绩,往往容易发生那种违反科学也损害事业的“面子工程”。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为国利民。

  作出如此具体的规定,足以见得中央体察民意,也更了解华而不实的种种令人厌恶的事项的细节……我感动,又感慨

  问:全党上下正在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坚决纠正“四风”,让您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方面?

  陈忠实:中央做出的八项规定,确实令我感动而且感慨。首先解决的是恢复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每一种决策都建构在切实的可行性上。显然是针对近年间脱离群众华而不实盲目决策的弊病。再一点是八项规定具体到一车一物,当使任何企图违犯者绝无滑脱的余地。我正是由此而生感慨,八项规定中坚辞杜绝的那些现象,早已在社会民众中产生恶劣影响,如此严格的纠正,当属民意;作出如此具体的规定,足以见得中央体察民意,也更了解华而不实的种种令人厌恶的事项的细节……我感动,又感慨。

  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工作稳健而又有震慑性力度,可以说正当其时,大得党心民心

  问:您一直十分关注现实,您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对治理腐败有什么建议?

  陈忠实:在我的意识里,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工作稳健而又有震慑性力度,可以说正当其时,大得党心人心。从已经揭露和惩治的腐败分子的构成来看,各个领域各个行政级别的握有权力的人都有,任谁都会感知腐败现象的严重。尤其是个别党的高级干部的腐败,让我震惊到几乎不可理喻的状态,自然也很直接地想到对党的危害了。

  我说“正当其时”,一层意思在于对业已形成的甚为严重的腐败现象的彻底清理,彻底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有一种对腐败现象断止的意义,不致贪腐现象继续蔓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党风的庄严和纯正具有切实的作用,也是实现建设富强和谐祖国的根本保证。我说“正当其时”的再一层意思,是反腐倡廉对全党的警示性效应,尤其是对刚刚进入乃至即将进入各个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这种廉政的警钟无疑具有警示的效应。我想到陈毅老总刚刚解放时发出的一句警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种警钟敲响在耳畔、鸣响在心间,对于来自社会的种种诱惑,就会有清醒的意识和坚定的意志,我党的党性党风就会一代一代传承,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的也是可靠的保证。

  我能想到的治理腐败的建议,一是今天进行的反腐败斗争要坚持不懈,不搞运动,即不刮一阵风,而是把反腐倡廉常态化,有腐败发生即治理。再者,总结治理腐败的经验,总结腐败发生的普遍性因由,形成避免腐败发生的规章。浅见如此,供参考。

  乡民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村子里的干部的公允与清廉,这是直接涉及他们生存的切身利益的事

  问:据您观察,反腐败工作对农村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农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有怎样的期待?

  陈忠实:对于惩治腐败,乡村群众也是拍手称快,自不待言。这项工作的深入,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与反腐工作相伴的“八项规定”的实施,区县和乡镇干部的群众路线的意识强化了,纷纷下乡走村串户,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和困难。往常是基层(尤其是村子)干部和村民有问题有困难往上跑,甚至跑多次都不能得到解决;现在是区县和乡镇干部往下跑,把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当场解决,获得实效也获得赞誉。领导作风发生了变化,也让乡民重新产生对党的信任。

  乡民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村子里的干部的公允与清廉,这是直接涉及他们生存的切身利益的事。村子里涉及土地承包,土地被征赔偿款的分配和使用,以及各种公益款的使用等等,多有干部贪占的事发生。再如村级干部选举,以钱买选票或以物换选票的事件也不少见。乡村群众自然期待这些腐败现象能尽快得到根除,让那些清廉公正的人作为他们的领头人,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干部和村民的矛盾,才能使一个个村子获得和谐,这是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干部面临选择,当须自我把握。前提自不必说,出于公心,造福社会

  问:您在《 六十岁说 》中讲道,您的人生有两次关键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许多选择,您觉得您的人生抉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尤其是对党员干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如何取舍?  陈忠实:“启示”确凿不敢说。道理不言自明,每个人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境遇各不相同,这种境遇既有那个时段社会生活的大背景,给某个个人提供选择的机遇或制约,也有纯属个人本体能否具备适宜选择的基本条件,大约只有在两个方面都契合的境遇里,才可能实现人生重要一步的选择和跨越。

  对干部面临多种选择时的“取舍”也不敢妄谈。如依我的体会,当须自我把握,尤其是个人的兴趣和优长,适宜何种事项的展示和发挥,即使在遭遇困境和挫折时,我想也不会发生懊恼情绪的“一锤子买卖”,因为个人的兴趣带有先天性的基因,很难改易……前提自不必说,出于公心,造福社会。

  家风正,影响给孩子心灵和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

  问:您曾说过,在您变换种种社会角色的几十年里,父母每每送您出门和迎您回家时的眼神,都给您一个永远的警示:“怎么出去还怎么回来,不要把龌龊带回村子带回屋院。”请您谈谈家风对一个人成长、成材的影响,家风对于社会风气、党风政风的影响。

  陈忠实:组成社会最为基础的是数以亿万计的家庭,而家庭也是各个不同的,城市和乡村家庭有很大差异,干部家庭、知识阶层家庭、市民家庭和乡村家庭等都有典型的大差异,而同一类型即如市民家庭或如乡村的普通农家,也有各个不同的家风。然而在我看来,有一点当属共通的,即是要孩子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我在民间听到过这样的话,无论长大了成龙成凤,或是扛镢吆牛耕种,那要看个人的造化,但无论如何不能学瞎。瞎在关中人意识里和坏是同义词。学瞎就是沾染坏习气坏毛病而成为坏人,关中乡村人不说坏人说瞎人。就我的印象,即使乡村文化普遍低的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训导和教育,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总是担心儿女染上瞎毛病。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童蒙时期,家风对孩子就有一种直接的也是终生的影响;教育既在言语开导,更在父母行为垂范;同居一室,父母处事处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身边的孩子。

  家风正,影响给孩子心灵和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当有一种本能的拒斥的自觉。家风对人的气质的影响很重要,也仅是一面,更不可或缺党纪国法的警示,还有个人进入社会不可淡忘的修养。

  现在,我的中国梦更大了,一个更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问:请谈谈您心中的“中国梦”。

  陈忠实: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一句老话,却也是储存心中许久许久的话,大约在少年到青年时期就有这样的梦了。依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经历了建国后的各个发展阶段,有令人鼓舞的发展时期,也多有令人扼腕伤痛的人为的灾难发生。自新时期改革开放至今,不过三十多年时间,中国发生了真可谓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储存的梦也没有如此辉煌的景观。现在,我的中国梦更大了,一个更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仅为十三亿各族民众带来福祉,更伟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完善的制度,其深远意义是无可估量的。

  问:请您给广大党员干部题写一段寄语。

  陈忠实:将入党时庄严宣誓的誓言永记心间。

  (采访整理:景延安 赵兵 李放)

  采访札记:

  一位党员作家的情怀

  他是享誉文坛多年的大家,他的长篇小说 白鹿原》 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他是一位有着近五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有着一颗忧国爱民的拳拳之心。半个世纪以来,栉风沐雨,潮起潮落,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永远忠诚。

  与陈忠实的多次交流,作家、共产党员,这两种身份特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为了创作《 白鹿原 》这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五十年中国农村波澜壮阔历史的史诗巨作,他蛰居乡间十年,誓要“写一本为自己死后垫棺作枕的书”。他孤守原下一隅,住在祖居的屋院,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饱含激情,走访乡民,查阅史料,从民众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与素材,深深植根乡土,体现出一位 人民作家 的创作情怀。  陈忠实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年。他的思想、他的言行、他的一切一切都与农民血乳交融。1977年底,为修建灞河堤,身为公社党委副书记的陈忠实和几个技术员在河堤上的简易工棚里,以席铺地,一干就是几个月,赶在洪水来临前建好了堤坝。30多年过去了,这座河堤依旧坚固如初,再未发生过灞河涨水冲毁农田的灾害,福泽着当地乡亲。他说,总算是给家乡人民做了点实事。

  《白鹿原》问世,世人皆知陈忠实。2001年,陈忠实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有记者采访谈及感受,他说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责任和义务。

  眼前的陈忠实,乍一看去,就是原上一位普通老者,浑身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一个斜挎的旧背包始终不离肩。但与他一交流,就感受到其思想的光芒。他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命运,谈及反腐败,他满怀忧虑、嫉恶如仇;看到党风政风的好转,他转而振奋激昂。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在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坚信不疑。他说,“现在,我的中国梦更大了,一个更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仅为十三亿各族民众带来福祉。”“社会主义中国的雄起和成功,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其意义是无可估量的。

  文如其人,人如其名。陈忠实,忠,对党和人民永远忠诚;实,一辈子做人作文实实在在。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