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世界首善”称号被骗是注定的?

10.07.2014  14:49

  ■ 观察家

  2014年7月6日晚,陈光标接受媒体采访时再三强调,“我现在是世界首善了”,联合国(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执行主席颁给我“世界首善”荣誉称号。仅不到24小时,陈光标说:“我的‘世界首善’称号可能是受骗了。

  从炫耀到受骗的这24小时,有众多网友指出陈光标展示的“世界首善”证书上不仅联合国的英文名称是错误的,而且给陈光标“办证”的这个机构,也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能证实的是该机构网站是由一个华人注册。

  在随后的采访中,陈光标承认办“世界首善”的“”自己花费了三万美元。根据纽约市援助中心的执行总裁克梅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陈光标整个“船屋的午餐费”的费用大概只有4万美元。也就是说陈光标用4万美元做了一件善事,又用3万美元办了一个“假证”。看来事实正如克梅斯怀疑的那样,陈光标的重点不是为了帮助美国的“流浪汉”,而是为了媒体,为了炒作自己。

  陈光标办“假证”铁证如山,甚至惊动了联合国官方微博出来辟谣。虽然,脸上有些挂不住的陈光标高呼要去美国报警“被诈骗”,不过网上很多评论认为,即便陈光标是“上当受骗”,也应该有“心甘情愿”的成分。这事情就好比不懂“英语”的陈光标,拿着某大学“英国文学客座教授”的聘书满世界炫耀一样,首先不是“骗子”骗了陈光标,而是陈光标自己骗了自己。

  行善按照大部分人的理解,应该是为他人谋福祉为第一目标,而在很多网友看来,陈光标不是行善,而是自我“炒作”。所谓“世界首善”的称号,不论真假,在社会看来起码的标准应该是“至善而动”,而不是陈光标的“为名而善”。

  一个人行善,如果不是建立在志愿的基础上,而是为了获得某些特殊的利益或者满足“名垂千古”的欲望,就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被“外人”所回馈的行动所绑架。两者之间的互动,就注定存在交换,有交换就有“欺诈”,有欺诈就有陈光标“被骗”的今天。

  而且还有网友认为,不管陈光标今天的行为如何荒诞,最起码他做过买卖,经过商,不是一个“人精”,起码也是半个“人精”。他怎么可能完全意识不到这个证可能是假的?“被骗”是他默认甚至有可能是自导自演的“荒诞剧”也说不定。

  不管怎么说,慈善与公益的基础应是真、善、美,而不是假、大、空。管子说:“钓名之人,无贤士焉”,所以,陈光标所做的一切,和慈善公益到底有多大关系,始终存在争议。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