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侨批:先人穿洋过海的“活化石”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泉州5月29日电 题:闽南侨批:先人穿洋过海的“活化石”
作者 孙虹 廖静
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部刘伯孳的办公室里有一种特殊的收藏,那就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敦煌文书”的侨批。他说,“闽南侨批就是先人穿洋过海的‘活化石’。”
“贤妻如晤、家父如晤”……29日,刘伯孳将一封封精美的侨批复印品展示在记者面前。这是华侨历史博物馆近年来走访民间所寻访的珍贵侨批记录。虽然已有不少著名华人华侨的历史活动被载入史册,但看到他们亲笔所写的家书,那个激情的年代仿佛历历在目。
泉州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是“侨批”的重要接收地。一百多年前,大量闽南人出洋前往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谋生。在通讯相对闭塞的年代,华侨们唯有靠侨批传递平安音信、寄血汗钱回家。
作为侨乡特有的珍贵历史产物,侨批不仅是海外历史事件“软话语”的传述,也记载了上一代旅居华侨华人“鸡毛蒜皮”的家事。在侨批中,我们能看到华侨身在异域打拼的艰辛,如菲律宾华侨施能杞在一封家书中写道:“白金行初创,资金短绌……三餐饭粥自炊,十余口伙食全月不过二十余元。”菲律宾华侨黄开物则在家书中劝诫妻子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
“侨批本身只有家书或汇款的功能,但其中的平民书法、古典书画、信局戳记却成为了华侨艺术的另一种展现。”刘伯孳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2008年泉州侨批研究迎来了“春天”。来自新加坡、泰国及福建、广东的40多位侨批研究专家和学者们见证了“首届闽南侨批研讨会”。2013年6月,包括福建(闽南)侨批和广东侨批在内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侨批笔底情深”,有专家认为,应该从华侨华人经济、文化、民俗等多角度来切入“侨批”的研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国梁教授曾表示,侨批是华侨华人史、侨乡史、家族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学的“民间档案”。
近年来,泉州华侨历史学会与泉州市档案馆对和昌、源兴、三美等闽南侨批信局相关遗址、史迹进行了实地调查。让刘伯孳高兴的是,“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华侨后代都对侨批进行了完好的保存,方便我们留下影印资料,为侨批的系统研究做准备。”
自接触侨批之后,刘伯孳把侨批资料完整“复制”,并向社会广泛征集侨批、撰写申报文本及搜集申报文本、邀请海内外专家撰写“福建侨批”评论,而侨批也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侨批研究在侨批资料的进一步挖掘下开始复苏,自1980年以来,《泉州侨批业史料》、《闽南侨批史纪述》、《闽南侨批史话》等专著相继问世。
“侨批的重视让在外华侨华人走得更加从容。”曾这样收到新加坡华侨肯定的刘伯孳颇有感触,“以前并不觉得侨批有大用处,大部分是琐碎的‘报平安’。但在收集的过程中,我发现就是这些平凡的故事,却真实还原了当时华侨华人的社会百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