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精准扶贫党员先行 让党旗飘扬在农户心里
在四都镇同仁村,村支书廖炎士向记者介绍了兰花自然生态景观基地的情况
福州新闻网8月24日长汀讯(记者 王礼林)“在通往小康的路上,我们党员不站出来谁站出来?我们村干部应做好智囊团,当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8月23日,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的村支书吴水长,站在一片正勃勃生长的灵芝地里,向记者介绍到。近年来在他带领下,该村从2014年开始正式推进林下种植,目前已带领村民一天天过上好日子:新修了3.5公里公路、打通2条路、村里购置了46部轿车……
古城长汀是客家祖地,更是原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何在精准扶贫的战役中取得胜利让“红旗永不倒”,近年来不断地考验着长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连日来,本网记者跟随着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团考察了长汀南山镇邓坊村、四都镇上蕉村等村庄,可喜地发现“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在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正一天天实现。更可喜的是,在这里有一群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他们组成了一支如尖刀般锋利的“脱贫先锋队”,劈开横亘在百姓通往小康道路上的荆棘,让党旗飘扬在农户心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致富赞歌。
记者在四都镇上蕉村参观灵芝种植基地
应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引进灵芝种植成致富法宝
”在通往小康的路上,我们党员不站出来谁站出来?我们村干部应做好智囊团,当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8月23日,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的村支书吴水长,站在一大片灵芝地里,向记者介绍到。
记者看到,在一棵棵松树旁,一株株直径约5公分的灵芝涨势喜人。“原来的松树不值钱,现在发展林下种植,预期可实现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哩。”吴水长笑到,老实质朴的他,甚至不顾已经打湿的衬衫还要带记者往更高处爬,已让记者看清带领该村村民的致富的“功臣”们。顺着他的手,只见除了灵芝,三叶青、姜黄、黄花远志等林下经济作物尽收眼底。
据了解,上蕉村共205户、1106人,有耕地805亩、林地22300亩,村民主要靠种植槟榔芋、淮山为生。林多地上严重困扰该村发展,让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有多困难,对于连续当了五届村支书的吴水长,深有体会。“你们都不敢想象,我们村连村部都没有,过去村干部都是到家里办公,我家就是村部。”老吴笑到。但是村里这几年条件好了,许多东西渐渐都有了:村里闲置小学改造后成了村部、新修了3.5公里公路、打通2条路、村里购置了46部轿车.....
而村里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村里的党员带头成立的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吴水长介绍,该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16年列入“河仁慈善基金会”三年扶贫计划。2104年,在省发改委驻该村干部的启发下,吴长水带领党员们去建瓯、龙岩等地考察林下种植,并开始渐渐在村开展林下种植,取得初步成效。今年,该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成立了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民116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形式整村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在合作社推动下,目前全村共种植林下经济作物1130亩,其中姜黄400亩、灵芝300亩、黄花远志100亩、三叶青330亩,预期可实现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
为何选择种灵芝等作物?老吴告诉记者,这些作物的选择都是有将讲究的,都是“因地制宜”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的结果。精准扶贫不仅对人,对于扶贫项目也得“精准”,服水土。据他介绍,以灵芝为例,上蕉村的气候环境、山峰海拨等适合灵芝生长,而且灵芝5月种植,9月便可采摘,每亩可种植400到500筒,亩产量可达120到150斤。以每斤15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18000元到22500元,每亩年最多可增收15000元,而且还可连续丰产3到4年。
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10户共36人,正陆续和贫穷说“拜拜“,上蕉村今年46岁的村民刘成发就是最典型的一位。据吴水长介绍,刘成发是村里的“二女户”,过去住在又矮又简陋的工房里,整天喝酒度日,是村里出名的贫困户。为做好精准扶贫,村里帮刘成发筹措资金8万元盖起了新房,并且还带领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他早已还清了我们帮他盖房子的借款嘞,而且还出资两万入股了我们合作社。”吴书记笑到。
记者在四都镇上蕉村参观三叶青种植基地
老党员在外创业成功不忘乡亲 引进百香果带领村民拥抱“互联网+”
而这些年长汀在党员先锋队带领下,实现脱贫致富的村庄中,上蕉村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说靠发展林下种植发家致富靠的是“因地制宜”,那么南山镇邓坊村靠的则是紧跟时代脉搏、拥抱互联网这座“金矿”。
“别看我们南山镇身处闽西山区,我们可时尚了嘞,今年的2月1日,我们还全国领先举办了电商年货节。目前长汀城关有什么物流公司我们镇上也基本都有。”说这话的是长汀县南山镇组织委员罗海铃,他自信的描述让记者看到了一个山区小镇脱贫致富的另外一个版本,还是“潮流版”。
据介绍,2014年左右南山镇常年在外创业的退伍军人、老党员罗添铃,将百香果种植项目带回了南山镇。在他带领下,该镇在2014年的6月23日成立了南山文钰家庭农场,主要从事果蔬种植和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说干就干,很快,该农场于2015年1月在该镇邓坊村流转了土地135亩,全部种植百香果,其中设施大棚百香果30亩。
通过1年多发展,农场百香果基地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年产值达108万元,纯收入达43.2万元。本场得到发展后,积极引导和示范带动了300多户农民种植百香果近2000亩,亩平均产值达6000多元,户均增收20000多元,使百香果成为了南山一大产业。农场也成为了长汀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参观学习示范基地。2015年1月被认定为龙岩市示范家庭农场。
采访中一个关键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土地流转。这恰恰是许多农村在发展中欲做大做强的一大“拦路虎”,如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让农村闲置土地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南山镇也晒出了自己的法宝。“我们镇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很重要的发挥党支部作用。我们镇目前有党支部30家——村级党支21家、镇直办9家,党员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做好农户思想工作,让每一块闲置的土地都成为致富道路上的金山、银山。”罗海铃介绍到。
眼见为实。记者跟随着走进了邓坊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参观:只见占地约180亩的农场内,一株株约一个高的百花果树正迎来丰收,一颗颗红绿相间的百花果果实映入眼帘。“现在已经是丰收的季节,在过几天就看不到这些果子啦,它们将被打包,通过物流进入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罗海铃介绍到。
据他介绍,目前该镇紧密拥抱互联网,通过淘宝、微商、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了一个个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并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军街打造成淘宝街。记者了解到,通过电商销售,一斤百香果可多卖5、6元,一亩多卖1万元。以1人管10亩地算,就能创收10多万。
记者在四都镇同仁村兰花自然生态景观基地
加入农场建设的农户致富了还不够,还得带上村里的贫困户。在今年,该农场积极响应镇里号召,参与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打算常年聘请3名贫困人员务工,贫困户每月通过务工收入可达1800元以上。在解决一些贫困户务工的同时,还积极参与贫困户产业基地建设,为基地1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百香果苗800株、辣椒苗25000株,并全程指导技术和帮助销售,为南山镇扶持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以邓坊村为例,该村有23户困难户,目前其中15户都在邓坊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找到了工作。
记者从邓坊村党支部了解到,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该村形成了山上油茶、田里果蔬、水里鳗鱼“海陆空”立体生态产业基地,给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形成农村发展和党建工作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目前依托电商致富之路,我们镇农村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形成了姜糖、老酒和百香果三大产业。”南山镇党委组织委员罗海铃补充到,“我们不但有一支充满力量的党员先锋队伍,还抱住了时代发展的大潮,对于南山镇的未来发展我们信心百倍!”
在邓坊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南山镇组织委员罗海铃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基地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