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战略定位 力争五年投放涉农贷款超3万亿
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是发展所需、农民期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直视“三农”业务为重中之重。在成立伊始,邮储银行就被赋予了“充分发挥邮储银行网络优势,重点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工作,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互补”的战略定位。
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说:“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始终把‘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从成立8年来的实践看,坚持‘三农’战略定位符合我们自身特点,不仅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可发挥邮储银行自身比较优势并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搭建五大营销平台,降低“三农”贷款成本及风险
在邮储银行看来,服务“三农”既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的需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实现差异化经营的需要。“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其中71%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这已成为邮储银行的竞争优势。”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
为发挥好这一优势,邮储银行不断创新。
——建设五大合作营销平台。近两年来,邮储银行成功搭建银政、银企、银协、银担、银保五大平台,与农业部、共青团中央、扶贫办、中国科协等部门,以及新希望、温氏集团等企业,均开展了战略合作。依托合作平台,农户不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同时获得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邮储银行也实现了由单一零散客户开发向批量客户开发的转变,降低了运营成本。在此基础上,平台还通过担保基金、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担保等形式,为客户提供信用增信,大大降低了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
——依据农户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邮储银行提出“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三农”产品创新思路,目前又在向“一村一业”深化。例如:陕西省分行基于陕西果业特色研发的贷款产品——果品仓储行业小额贷款,已为当地的果农、果商累计放款超过19亿元。
——开展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三农”金融产品风险大,是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在实践中,邮储银行摸索出一套全流程风险管理办法,即在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明确风险点,指定专业人员对风险进行把控。根据不同贷款的风险情况,执行差别化的贷后管理,对高风险客户和行业加强检查频次,突出贷后管理重点。
——搭建融资融智综合平台。例如,2014年起,邮储银行与共青团中央合作举办“邮储银行杯”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今年,邮储银行还与农业部合作开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用“农业科技+金融资金”带动“三农”领域的创业创新。
贴心服务“三农”,农户贷款结余大幅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通过不断创新,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邮储银行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下沉服务重心,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截至2015年8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7208亿元,同比增长38.51%,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0.27个百分点。农户贷款结余为5777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80.14%,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超过50个百分点,目前已有效解决了近890万农户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
“面对经济新常态,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战略定位。我们计划五年内投放涉农贷款超过3万亿元,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吕家进透露,未来邮储银行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继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创新。一方面在客户准入、授权授信、业务流程、担保形式等关键环节进行业务再造,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另一方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二是依托信息技术,加强流程管理,实现批量化和专业化运作。三是加强平台合作建设,继续从零散营销转向借力外部平台批量营销,从对单户单一服务转向对产业链集群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