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峰环境筹谋2016年A股上市

21.10.2014  00:24

重庆三峰环境集团副总经理唐国华认为,中国的环保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并不是某一个企业在某一天就能解决的。当前公众焦虑是垃圾焚烧普及面临的难题,行业持续发展更需自律及监管

  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林金冰 摄

【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 当下中国环保产业前景乐观,众多环保企业意欲借助上市迅速做大,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峰环境)便是其中一例。这家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重庆市属国企,现正筹谋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

昨日(10月17日)下午,国家网信办组织的采访团到访三峰环境。该公司副总经理唐国华在座谈会上透露前述消息。

这家起步于1998年的大型环保企业,专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旗下拥有19家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运营多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垃圾焚烧相关行业可资源化回收垃圾,有实力者做强做大固然值得期待,但相关项目落地时往往会遭遇社会阻力,企业发展也受限于政府的基础设施短板。这些都是关切企业自身利益的难题。

然而,垃圾焚烧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现实中其相关技术工艺和设备运行能否规范操作?这是当下最为关键也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必须承认,光靠企业自律远远不够,政府监管也须切切实实跟上。

唐国华在座谈会上回应财新记者询问时表示,三峰环境现正积极准备上市,所有第三方咨询机构已经到场,大的目标是2016年实现在上交所上市,计划于2015年年中递交所有申报资料,但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仍需看国家审批进度。

据她介绍,三峰环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都是与当地政府签订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合同:企业前期自行投资,之后由政府授权运营,政府有义务保质保量运来垃圾。

此处的“”,是指垃圾必须是生活垃圾,不能有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是指运来的垃圾必须足量,否则政府须向企业作出赔偿。

唐国华同时回答了财新记者关于项目收入构成及投资回收期的问题。据其介绍,三峰环境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两大收入来源,分别是售电收入和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补贴,前者约占60%-70%,后者约30%-40%。最小一部分收入来自卖出炉渣等所得,占比不足1%。

目前,其电厂所发电力平均约有10%-20%属自用,其余输入国家电网。

鉴于以上因素,三峰环境通常将项目投资回收期定为10-12年。

当下归结而言,民众对垃圾焚烧相关行业的担忧普遍集中于两点:一是烟气含有致癌物质二恶英、垃圾渗滤液等废物的二次污染,二是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下称垃圾车)开行沿途出现的水油滴漏和气味散发等问题。相关污染风险,往往涉及环保设备投资和投产后能否正常运行。

唐国华针对财新记者问题作答时,承认业内良莠不齐,某些企业二次污染确有发生。同时,她认为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易令公众对垃圾焚烧产生偏见。

具体而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门槛高低不一。通常一些大型企业技术成熟,操作也规范。另有部分企业可能只是因为拥有资本才进入这一行业,技术未必成熟,操作运行不免不当。此外,普通公众对垃圾焚烧了解不多,加之媒体经常选择报道出现问题的企业,而少有报道成功者,这更易滋生某种具有偏向性的观感。

据唐国华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在欧洲已有逾百年历史,当前技术标准严格,烟气排放干净程度甚至胜于一些工业企业的排放。

至于垃圾车问题,她介绍道,在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中,政府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但国内垃圾车的气密性目前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举例而言,国外如欧洲、日本,就可以将垃圾发电厂设于市中心,而旁边就有超市和咖啡厅。这正是因为进进出出的垃圾车水气密闭性良好,不会产生气味。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在垃圾车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尚未跟上,唐国华认为,跟上仍需一个过程。

她介绍道,重庆市80%左右的垃圾车尚属较好,但总体还是需要改善更新,目前已有大量资金投入。

见微知著。唐国华由此阐发体会:中国的环保发展和经济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未来会慢慢变好,因为有些问题并不是某一个企业在某一天就能解决的。

诚然,唐国华所言有理。现实中,众多企业操作规范与否,则尚待进一步调研论证。

关于中国的垃圾焚烧行业,网上曾有一篇流传甚广的网文,指称现状不如人意。

这篇网文首发于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小组”,撰文者自称经历过垃圾焚烧发电厂从建设到营运的各个阶段。

撰文者首先提到,中国与垃圾严格分类的发达国家不同,其垃圾成分复杂,可燃物成分不尽相同,因此单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不能保证适用。

其次,在二次污染方面,有企业在某些情况下采用低温运行焚烧炉,减少点炉次数、降低点炉成本,而某个范围内的低温环境恰恰有利于产生二恶英这一有毒物质;部分企业设法在烟气处理、过滤设备方面动手脚,规避在线监测;成分复杂、腐蚀性强且含重金属的垃圾渗滤液,也是极难处理,污水处理设备投入率不一定高;此前,更有企业为降低废渣处理成本,直接将其出售给其他企业用于制造空心砖。

截至发稿,财新记者未能联系该名网友求证。但结论不难得出,垃圾焚烧相关行业要在发展的同时保证不损害公众生活质量,单凭企业自律远远不够,政府监管也须切切实实紧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