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闽派戏剧” 福建抢救濒危剧种曲种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8月20日电 (林春茵)“剧本荒”、后继无人,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普遍遭遇的两大难题。但是,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福建正突破这种困境。
一脉独传而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团”的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今年推出新编梨园戏《御碑亭》。戏未正式上演,已经招来远在上海、广州等地的拥趸。王仁杰、郑怀兴、周长赋等剧作家与梨园戏密切合作,佳作频出,使福建成了戏曲文学的“输出省”。
在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负责人曾静萍看来,宽松的观念、体制、政策扶持和人才使用,为福建戏曲创新、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国家对戏剧传承的扶持频现大手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以每五年总额2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规模扶持50台戏,福建至今已有闽剧《贬官记》、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京剧《北风紧》跻身重点资助剧目,10个剧目入选年度资助剧目。
此外,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入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福建6个木偶、曲艺剧(节)目入选“全国曲艺、木偶戏及皮影戏优秀剧(节)目”,获得国家资金资助。福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等,扶持戏曲传承发展。
经调查,福建现统计在册的国有或集体专业表演院团有74个,数目众多;此外,福建还活跃着约700个民营职业剧团(包括未办证及季节性剧团)。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如何激发艺术院团发展的原生动力,如何在市场效益和文化传承中取得平衡,成为他们应对的难题。
尽管曾摘取过2011年巴黎中国戏曲节的最佳传统剧目奖,福建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张挺依然坦言,大量不讲求演出质量的乡土演出,往往使演员疏于在技艺上讲求精致,“本该按程式走的,摆一摆手就交代过去了,或者舞美声光电补上。”
长期关注莆仙戏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副所长王馗认为,戏曲过于紧随时尚往往会让艺术传统流失和变质,莆仙戏的个案足以代表当前戏曲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对古老珍稀剧种尤要格外珍视,守住传统风貌,拓展多元舞台语言,才能让剧种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获得文化理解。”
得益于斑斓多彩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活态传承,福建戏曲生态繁荣。25个戏曲剧种中,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梨园戏、莆仙戏、梅林戏等14个本土剧种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福建向来重视对地方戏曲历史文献资料、传统剧目的抢救。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副所长刘文峰介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掘的传统剧目,福建记录整理的戏曲传统剧本就超过1.65万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是先行卷,又走在全国前列;当下,则以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福建戏曲的传统音像资料库。
今年7月间,福建省梨园实验剧团请来75岁的梨园名旦蔡清萍传授《吕蒙正》中的折子戏《煮粥》。团长曾静萍说,“这古早味丢了就没有了,我们是抢救性地把这出戏学下来。”
目前,福建官方力推“濒危剧种、曲种抢救工程”,设立省级地方戏曲扶持专项资金,2015年至2017年以每年800万元扶持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剧种抢救等。
福建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工程将把“闽派戏曲”理论研究纳入“闽派文艺批评”总体规划,加强地方戏曲发展历史、表演特色、剧本创作等的研究;还将整理和保护传统戏曲珍贵史料,拍片出书记录发展风貌,力争5年内建立若干个福建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