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指标波动不改经济运行大势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6.9%
有8月广义货币(M2)数据打底,市场已经提前预想到13日公布的8月产需数据会继续减速,但谁也没有想到放缓的幅度有这么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仅6.9%,比2008年11月的5.4%和12月的5.7%略高。对于下滑的数据,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建议放松货币予以对冲。但是,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之下,部分指标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只要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新的进展,经济运行就仍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也就不可能全面放松。
工业 多原因致增加值增速回落
从获知今年8月末的M2同比增速只有12.8%时起,市场已经预测,8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会较7月的9%明显回落,但是6.9%的速度还是明显低于预期。数据显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该月度数据低于6.9%只出现过三次,其中两次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末,一次出现在中国经济增长黄金十年开始之前的2002年1-2月。
在中国,通常来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比增速变动趋势一致,由于GDP每季度只公布一次,在不公布GDP的月份,各方习惯于依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变动判断经济走势。“8月工业同比增速降至6.9%远低预期,为近两年最低水平,预示三季度GDP增速或降至7%左右。”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判断。
对于8月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江源给出六点解释。
第一,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影响出口。日本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年率为下降7.1%,幅度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大;欧元区二季度GDP环比零增长,是去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结束正增长。美国7月份零售销售环比持平,创6个月以来的最差表现。8月海关出口同比增长9.4%,增速较7月回落5.1个百分点,当月对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均呈回落态势。第二,投资、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对相关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第三,汽车、手机等主要增长点明显回落。第四,前期库存增长过快导致去库存压力加大。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8.5个百分点,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5.8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5倍。第五,天气因素对火电等相关行业影响明显。此外,去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为全年最高水平,因此今年8月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有一定的基数因素。
GDP 实现7.5%增长面临考验
13日与工业增加值一同公布的,还有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从数据看,累计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是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6%,比7月还加快了0.1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各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放松货币予以对冲。“未来房地产投资仍有下行空间,随着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外需改善亦没有增量,而制造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难以主动加杠杆,经济只能依赖基建托底。如果不继续采用定向宽松措施稳住基建,经济增速还有可能继续放缓。”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中国8月实体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仅上升6.9%,跌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实体经济数据放缓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减速超过预期。尽管外贸出口保持强劲,但由于房地产市场走弱和信贷增长放慢,整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如果要实现7.5%的增长,必须维持工业增长值的增速在9.0%。如果缺乏有效的政策放松,中国今年将难以实现7.5%的增长目标。经济增速的迅速下降也将危及经济的结构调整。因此,中国政府需尽快放松货币政策,来防止增长动能进一步放缓。
姜超也表示,8月内外需全面回落,其中出口、消费小降,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货币融资增速大幅回落,表外融资收缩拖累社融总量增速从15.9%回落至15.2%,与M2回落幅度基本一致,印证货币增速回落与银行表外信用创造萎缩有关。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完成全年7.5%左右目标难度较大,后期政策料将加码宽松,一则或加快推进基建项目,二则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会更为迫切,降息降准概率增加。但从8月财政收支看,财政支出增速因上半年预支而力不从心,财政短期或持续偏弱,制约基建投资增长空间。相形之下,货币宽松加码概率加大。首先,融资成本高企是经济下滑主要矛盾,未来降息空间仍大。而且8月通货膨胀率大降至2%远低预期,支持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最为重要的是从国际经验看,低利率有助于缓解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政策 货币难言全面放松
然而,市场机构的希望很可能最终落空。首先,在经济增长新常态思路下,全年GDP增长7.5%并不是一条红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中国今后的发展速度不会再是每年10%左右了,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更长的时间,增长速度大概是7%左右,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将放在质量、效率方面,而不是光考虑增长的速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就新常态解读称,增长阶段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预期、平衡被打破,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新常态阶段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方式及政策等都须进行系统性调整。
其次,当前中国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制造业结构有所优化。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就业不降反增。1月至8月,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万人。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8月的物价水平大致延续了之前一个时期以来的平稳态势,与目前的经济走势基本相吻合。目前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增长速度比较适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副研究员原磊则就工业数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点评称:当前制造业表现总体不错,尤其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产业,表明制造业的结构有所优化。从数据看,现在不需要政策继续跟进,前期已经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铁路等领域的建设力度,这些在下半年会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配合13日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发表署名为“郭同欣”的解读文章称:尽管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稳中有好、稳中提质的势头明显,支撑经济稳定运行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尤其还要看到,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力推动改革,出台了简政放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总之,要全面看待8月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部分指标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自主调整的结果。当前,就业、物价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新的进展,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