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远航生活揭秘:每顿6菜1汤1周不重样

27.07.2014  08:42

  2010年,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前,舰员在对蔬菜进行保鲜处理。

  辽宁舰拥有现代化的厨房。

战备训练、出国访问、护渔护航……随着中国海军逐渐走向“深蓝”,远洋航行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在长时间的海上生活中,保障官兵饮食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吃好就必须保证食材的足量和新鲜,特别是不易储存的蔬菜如何保鲜是各国海军一直以来的困扰。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海军远航食品在品种、口感和贮存时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如今,在舰艇上吃到新鲜的笋干烧肉、清炒包菜,早已不再是梦。

远洋食材

从罐头食品到“速冻菜

据《解放军报》报道,近日,某舰艇部队通过军地协作攻关研制开发了120余种适合舰艇部队官兵食用的常温集体食品、速冻集体食品、鲜冻集体食品等新型成品半成品食品,这些食品经过简单加热和烹调后就可以食用。

事实上,我国海军远航食品并非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产品,早在1960年由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发的海军第一代潜艇远航食品就已经装备部队。当时的潜艇远航食品专指常规潜艇远航食品,仅满足于让潜艇兵“吃饱”。

从1962年到1995年,潜艇远航食品先后经过5次改进,较好地解决了潜艇兵“吃好”的问题,实现了由单纯供应罐头食品,到罐头食品与生鲜食品相结合供应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专门针对水面舰艇远航食品开始研制。此前,水面舰艇海上饮食一直采用新鲜食品与少量罐头食品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保障。经过一系列探索性试验之后,1988年,水面舰艇远航食品正式定型生产。

据报道,1997年我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拉美四国时,一改以往蔬菜储备只能维持10天左右的状况,各种新鲜蔬菜、保鲜菜足足供应了一个半月,这引起国内外航海界的关注。所谓“保鲜菜”,就是经过清洗、烫漂、速冻等技术加工的“速冻菜”,其色泽、水分和营养都与新鲜蔬菜相差无几,可储存很长时间,这次出访让“速冻菜”第一次大批量从制作车间走上舰船,并引起了国内外航海界的广泛关注。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说,在出现这些新技术之前,舰艇如果不进行靠岸补给,蔬菜最长保鲜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叶菜就不能再吃了,于是开始吃土豆、萝卜等比较容易存放的食品。但一个月之后,土豆萝卜也没有了,就只能吃压缩的桶装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口感不好,而且营养下降,时间一长官兵的嘴上就会因为维生素缺乏起泡,这对军舰远航来说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