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过剩产能拖累 部分行业今年面临“洗牌”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本是企业开年谋划发展的好时节,但一些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开工率仍较低。《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位于江苏苏中泰州市的某乡镇采访发现,这个国内不锈钢产业配套齐全的明星乡镇,不少企业还处于停顿状态,另有10家左右的“僵尸企业”人去楼空。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江苏、福建调研了解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个别行业年初开工率不足。企业中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加大。一些基础扎实、转型快的企业仍能保持增长,而前几年快速扩产能、杠杆较高的企业则普遍陷入困境,一些行业今年可能进入洗牌期。受访企业家表示,今明两年是转型发展关键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具有指导意义,希望中央能在降低税负、创造公平环境、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制度性设计,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过剩产能拖累行业发展
受制于宏观形势,该乡镇1000多家不锈钢企业去年50%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这导致今年初企业开工率仅50%-60%。产能过剩带来利润下滑,作为当地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大明不锈钢有限公司去年近3亿元产值,利润不到2%。
该镇不锈钢综合物流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周洪波告诉记者,全国不锈钢产能超过3700万吨,但实际需求仅为1600万吨,产能过剩约60%。10多家“僵尸企业”让当地政府如鲠在喉。记者走访的九胜特钢和峰霞不锈钢两家企业,均资不抵债,数千万元债务无从化解。
与不锈钢行业一样,服装、印刷等传统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利润下滑局面。经营服装行业已30年的扬州虎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迎春介绍,去年周边倒闭的服装企业不下10家。
德化县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地,1700多家陶瓷企业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八成以上产品外销。春节过后,正是欧美市场圣诞节订单的下单季,然而德化阳光创艺股份董事长黄金鼎表示,今年国际市场不好,新接的都是小单,而且种类多、单品量少,反而增加10%以上的生产成本。
与外贸形势相比,内需也相对疲软。德化福杰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福文说,往年年底时厂里的库存都清得差不多了,但去年企业内销下降了30%,大量库存积压。今年开门订单也不理想,开机率只有八成,企业已经准备压缩内销的比例。
福建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生产高档日用陶瓷,客户主要为五星级酒店。公司董事长助理郑富垚说:“去年国内五星级酒店的订单一张都没收到,产品国内销售额下降三成以上。今年客户依然没有新开酒店的计划,企业只好通过抓外贸来弥补内销不足。”
即便在行业形势回暖的光伏产业,利润空间也十分有限。“人民币贬值本来对我们是利好,但国外的客户也很精明,你贬值了他也要压价。”福建豪华光电公司董事长林文须说。
在“世界石材之都”南安市水头镇,据当地干部介绍,今年节后当地企业开工状况较好,但开机不足,产能过剩在30%以上。记者在当地的海西石材城看到,市场内堆放着大量各色石料,但人车稀少,十分冷清。石材城副总经理陈少健说,受大环境影响,入驻商户生意较差,为培育市场留住商户,现在场租费都是“交一年送一年”。
企业间两级分化加剧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中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加大。一些基础扎实、转型快的企业仍能保持增长,而前几年快速扩产能、杠杆较高的企业则普遍陷入困境,一些行业今年可能进入洗牌期。
“我们现在已是满负荷生产。”泉州德化宏鹏瓷业公司负责人谢锦华说,现在工厂已开始生产针对中秋节的系列产品。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和生产高品质差异化产品,去年这家企业的销售额逆势增长45%,预计今年仍将增长40%。
作为国内最大的水暖产业基地之一,南安市的水暖企业占据全国六成以上销售市场。当地的辉煌、申鹭达、中宇、九牧曾享有卫浴行业“四大名企”之称。然而去年以来,这四家企业的发展却是冰火两重天。
九牧公司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从四家企业中的“老四”一跃成为国内卫浴行业的头号品牌,去年仅“双十一”当天就实现2.5亿元的线上销售额,位居天猫建材类销售冠军。企业今年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投入,销售增长目标预计60%。董事长林孝发表示,九牧正在借机整合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力争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
而另外三家企业去年都遭遇了经营困难。辉煌公司高峰期共有员工4000多人,年产值30亿元;去年产值大幅下滑,员工数量减少到不足千人。董事长王建业说,前几年企业对发展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借贷投入大笔资金买地扩产;去年经营环境突变,银行抽贷,企业立即陷入困难,正寻求股权置换资金。申鹭达和中宇在去年陷入资金链困境后,也都在实施并购重组。
南安市发改局局长廖徐伟说,去年南安有28家规模以上企业停产,建材水暖卫浴行业可能要到2018年才有望回暖,在此期间,企业停产、并购现象会比较频繁。
转型升级面临老问题新烦恼
今明两年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受访企业均表示,多年积累的老问题待解,同时还有一些新困惑。
税负重、融资成本高等老问题依旧突出,成为多年来持续困扰企业的难题。以江苏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去年该企业盈利1000多万元,缴税也达1000万元。“公司的销售收入中税费约占8%到10%。”董事长林国富告诉记者,欧美国家普遍对机床制造业实行轻税率政策,我国机床行业的税率比较高。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国内企业“走出去”遭遇政治因素瓶颈。有国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大力倡导企业“走出去”,但欧美等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企业实行封锁,东南亚等国“外热里冷”,敌视心理很重,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风高浪急”。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产品卖到了海外80多个国家,有近10亿元的海外营收。公司发展部经理徐康介绍:“我们之前在菲律宾承接了一项电网直流改造工程,后受两国关系影响,菲方甚至不给我们发放工作签证。”
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薪资待遇低,难以留人。国电南自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经海林告诉记者,作为国有企业,每年工资总额增长不允许超过5%。“每天都有猎头公司给我们核心员工打电话。”经海林告诉记者,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目前紧挨着他们公司建厂,并宣称凡是跳槽的人,待遇提高1倍。去年,公司有70多位员工离职。
创新制度设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困难面前,企业并没有怨天尤人。当前,受访企业在精心谋划未来发展路径。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对未来有足够信心。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制度性设计,为企业渡过难关创造好的氛围。
首先,下硬功夫解决老问题。多家不锈钢企业表示,税负高、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长期困扰企业发展,期盼能有更多减税举措。
第二,搭建平台跨行业整合资源,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业内人士表示,降成本、补短板是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当务之急,国内很多高技术企业都有相应解决方案,期盼政府能够有针对性地搭建互通平台,鼓励传统企业使用国内企业节能装备,这会事半功倍。
“调整时期,对我们来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蒋迎春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这对企业具有指导意义。高端订制、大众订制、团体订制正成为市场主流,以预售为核心,反向定制以匹配市场需求,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第三,对内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对外加强政策扶持。多位受访企业家告诉记者,我国“走出去”企业遭遇不少阻力,建议对“走出去”企业给予有力政策扶持。
第四,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选择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技术及创新体系的研发与攻关,助力经济转型。
江苏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端机床装备生产,公司董事长林国富介绍,企业以前都是被动式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产品,如今正通过加强研发引导用户采用节能高效装备。经济参考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