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夫妻深山厮守74载 健康长寿生活规律很重要
核心提示
一生守候不是一句简单而苍白的山盟海誓,而是无数个平淡的日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74载,2万多个日夜,在德化县盖德镇大乾村一座建于清代的百年老房子里,一对九旬老夫妇用平凡书写着这样一段佳话。
“这就是阿妹为我织的毛线帽!”今年98岁的林如照坐在大厅的木凳上,指了指头上戴着的帽子,平静而自豪地说。90岁的老伴连最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她的“如照哥”。近日,记者采访这对平凡的“哥妹俩”,倾听他们的爱情故事和长寿秘诀。 □本报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郑光前 文/图
结婚74年来,林老伯夫妻俩一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
一见钟情 首次谈亲她羞得躲进山
林老伯夫妻俩一直都生活在德化县盖德镇大乾村一座建于清代的百年老房子里。记者一行到来时,老两口正站在厅堂前,精神矍铄,一脸笑容。“我们都90多岁了,身体都还好,没有啥大毛病,就是眼睛不大好使。”看到记者目光落在二老的脸上,林老伯微笑地请我们进门,声音洪亮。
回忆起刚结婚时的往事,林老伯说,都是缘分。24岁那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看到了16岁的连阿婆,一见钟情,“那时的阿妹长的可美了,娇小的身子亭亭玉立,一双大眼睛特别迷人。”
原来,连阿婆的娘家在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距大乾村约十公里。因为有个姑姑嫁到大乾村,所以她有时候会到姑姑家玩。
第一次见面不久,他就托“阿妹”的姑姑牵线,“没想到她父母就同意了。”
“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直到如照哥跟着姑姑来到我娘家,我还跑到山上去躲着,年纪太小,怕羞着呢!”回忆起首次谈亲事时的情景,如今的连阿婆不再娇羞,而是满满的幸福感。
不久,连阿婆的父母突然告诉她,她即将嫁到邻乡大乾村当林如照的新娘子。“当时讲不出是什么感受,只知道既然是父母做的决定,同不同意都得嫁。”只是后来听姐妹们谈到有人嫁过门后,发现丈夫有眼瞎也有瘸腿的,她的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洞房花烛夜,被挑去红盖头的连阿婆看到了年轻英俊的“如照哥”,一颗忐忑的心这才落了地。从此,年轻的夫妻俩以哥妹相称,开始了新的生活。
同甘共苦 忍痛将3个儿子送别人抚养
“当年家里非常穷,没有什么聘礼,也没有什么金银首饰等定情信物,只办了几桌酒席请了亲戚,但我的确是按当时的风俗,用大花轿把她迎回家里的!”林老伯笑呵呵地说。
婚后,林老伯挥锄挑担、种地砍柴,奔走忙碌于田间山野;连阿婆洗衣做饭、喂养猪鸭,承担起各种各样的家务劳动。“随着7个儿子2个女儿的出生,吃饭穿衣成了家中大事。”林老伯说,夫妻俩终日忙碌,还是解决不了一家子缺衣少穿的问题。不得已之下,两人忍痛把3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这也成了夫妇俩一直难以弥补的遗憾。
眼见丈夫日夜辛劳,憔悴不堪,连阿婆毅然操起扁担畚箕走出家门,与丈夫一起,从美湖乡的阳山村矿井挑石灰到四十多公里外的永春县卖,一家人的生活才慢慢好转。
健康长寿 家庭和气生活规律都重要
如今,老两口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儿孙四代加起来有近50人之多。
“你们这么健康长寿,有什么秘诀吗?”记者问到。
“没啥秘诀,就是要乐观。一直以来,我们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我的脾气一贯比较急躁,而阿妹总是让着我。”林老伯看着老伴,乐呵呵地说道。
“还有就是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日常饮食无论荤素,从来不挑肥拣瘦。”连奶奶补充道,他们还爱吃一些地瓜、芋头等粗粮。
此外,老两口的健康长寿与子女们的照顾和关心密不可分。记者到访时,二老的大儿子、大儿媳、四儿子和从小过继给别人家的小儿子都陪着他们。
据二老的儿子儿媳们介绍,父母年纪大了以后,在家的几个兄弟轮流照顾着他们,两个嫁出门的女儿和从小过继给别人的三个儿子也经常回家看望双亲。三年前,他们发现二老的眼睛患了白内障,便急忙联系大医院的眼科专家给老人做了手术。
最近,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两口,四儿子特地从山下搬回到老房子,和他们住在一起,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舒心。
【责任编辑:赖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