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民俗与宫庙:城镇化道路上难以割舍的“乡愁”
村民扛着神像巡街,背后不远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市高楼。
每年的正月十六,厦门市海沧区赤石社的村民都要在晚上点燃油炬,手持仪杖,拨撒盐米,鸣锣开道,请出村里供奉的“虎爷”“大王公妈”,绕着村庄走境。
油炬走境活动上,一群年轻村民抬着神座,踏过烧红的火碳,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新华网厦门2月24日电(刘默涵)正月十六晚上,厦门海沧区兴港路宽阔整齐的城市道路突然间锣鼓齐鸣,一队高举油炬的神辇队伍蜿蜒而行,场面浩浩荡荡。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厦门,偶遇这带有浓浓乡土味道的民俗活动,不免让人有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错愕之感。
每年的正月十六,厦门市海沧区赤石社的村民都要在晚上点燃油炬,手持仪杖,拨撒盐米,鸣锣开道,请出村里供奉的“虎爷”“大王公妈”,绕着村庄走境。油炬走境民俗相传起自汉代,当时的民众举着火把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祈求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安宁。隋、唐、宋时期,这一民俗盛极一时,并沿传至今。
2007年,因为配合厦门海沧出口加工区建设需要,赤石社的村民们从生活了几百年城的村庄搬迁到海沧区建起来的生活区,住进了现代化的高楼,过上了城市生活。然而,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油炬走境并没有随着村庄的搬迁而消亡,散落在拆迁安置房的村民,依然会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组织油炬走境活动,并在宫庙所在的安置楼盘周围道路巡游。
温志攀是赤石社的子弟。村庄搬迁后,他如今生活在厦门岛内,平日里难得再回到海沧与同村族人叙旧。他说,一年一度的油炬走境成为了赤石社村民联系感情的纽带,无论人们走得再远,这一天都尽可能地聚在一起。
赤石社只是是厦门乃至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已经消失的一个村落代表。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一座座有形的村庄消失了。然而,无形的乡村文化与乡里乡情,却在人们想方设法保留下来的祠堂与祭祀活动中存留下来。
现年86岁的温颜庆安,是厦门市海沧区赤石社凤山宫的“庙公”。在赤石社的拆迁中,凤山宫也一同搬离,与其他村庄的宫庙、族庙一同“寄身”在海沧区兴港路的一排店面之中。
温颜庆安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村子的宫庙能够重建,还其本来面貌。他说,尽管城市在变化,但是人们还是需要有一座祠堂或者宫庙来寄托“乡愁”。
这是油炬走境活动上,温颜庆安专注地观看着村中子弟的“游神”表演。
油炬走境民俗相传起自汉代,当时的民众举着火把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祈求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安宁。隋、唐、宋时期,这一民俗盛极一时,并沿传至今。
油炬走境,入选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用于走境照明用的“油炬”,是由一根三米见长的竹竿从上端十字破开后,绑上的草纸再经浸热花生油制作而成的,一根油炬通常可以燃烧一个小时以上。一名女性村民高举油炬参与游行。
“所谓乡愁,是人们对于故土旧物一种根深蒂固的感情,它不仅有对物的依恋,也有精神上的依恋。”厦门文史专家、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参事彭一万认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会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附着在那一方土地上的民俗文化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何让那些遗存下来的民俗文化自然而然地嵌入到新的生活空间中去,培育出新的适宜民俗文化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宫庙都是不少老百姓的文化中心、活动中心。”彭一万建议,未来政府在统筹城市发展之时,不妨考虑在拆迁安置的社区留下一块几百或是几千平方米的空地,让人们可以建设宫庙与祠堂,进而让“新市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保有一方不灭的精神家园。
“爱国必先爱乡、爱乡必先爱家。”福建省民间戏曲学会会长、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说,中国文化从传统上讲是以乡土社会为基础的文化,“家国”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它们以民俗活动与宫庙、祠堂为载体,是中国巨大的文化遗产。
“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陈耕说,城镇化的道路上并非仅仅以身体的居住空间得到满足为目标,还要让人们的心灵能够安放下来,心有所居才是真正的安居。政府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民众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让传统精神生活与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