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山区师资不足的艰难补充
刘铭杰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
所谓走教,即在不增加编制和经费的前提下,打破校际界限,实现乡镇中心校与农村学校师资共享。走教老师除完成自身教学任务外,通过对各个乡村小学的流动教学,让偏远小学尽可能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在漳州市南靖县,涌现出一批走教老师,为推动教育均衡化贡献着一己之力。但他们也坦言,走教弥补了山区师资力量的不足,而教育均衡化的实现,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谁来上英语课
刘铭杰的课程表,与其他老师的不太一样。按照课程安排,每周有3天时间,他要在位于和溪镇里的林中小学上课,其余两个工作日,他则分别到15公里外的迎新小学和10公里外的坂场小学,每天上足8节英语课。
2009年刘铭杰从龙岩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和溪镇。报到后,他发现,迎接他的不仅是三尺讲台,还有日复一日跋山涉水的生活。这样的走教生活,一晃就是6年。
当年,南靖响应国家政策,在全县小学开设英语课。但英语老师紧缺,小学校长们犯了愁。当时,和溪共有小学与教学点近10个。除了位于镇中的中心校与林中小学外,其他学校大多分布在偏远之地,且规模小,人数最少的班级仅有2名学生。
南靖县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陈思木援引了一份2008年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称,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照1∶1.7的“班师比”配备教师。这也就意味着,人数普遍在百人以下的乡村学校,通常只够配备语文、数学老师,想配专职英语教师不可能。
不能增派老师,又要开设英语课。和溪中心小学校长庄建森尝试采用土办法,让其他科目老师兼教英语。为此,他将一批老师派往闽南师范大学进行速成培训。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方式行不通。“普遍老龄化的乡村老师大多无英语基础,即使经过培训,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庄建森说。
学校又考虑聘请编外代课老师,但鲜有人问津。“山区条件艰苦,代课老师待遇低,谁愿意来。”南坑中心校小学校长张顺清说。
没有老师,但英语课还是要上。由此,走教老师应运而生。2012年撤点并校后,和溪镇的两所镇中小学聚集了全镇1200多名小学生中的1100多名,剩下的100多人则分散于两所山区完小。目前,全镇仅有三四位英语教师。刘铭杰一肩挑起了走教任务。
在南靖,7个乡镇共有走教老师19人。
“左手年华,右手责任”
在年终工作总结中,刘铭杰用“左手年华,右手责任”来总结自己的工作。“夏天骑摩托车,常遇到山体滑坡,曾在放学回家路上被迫返回学校过夜。冬天山上湿冷,到学校脱下手套,手被冻得通红伸不直……”
刘铭杰总安慰自己说:“年轻教师要多担点责任。”实在觉得苦时,他便使出“精神激励法”,“看看山上沿途秀美的风光,心情也就好多了”。
1986年出生的黄秀明是资深走教老师。每周,她要负责南坑中心小学两个年级的英语课及部分技能课。到了周五,她要到近30公里外的高竹小学,为4个年级的学生上课。高竹小学位于全县海拔最高处,高达800多米。山路斗折蛇行,迂回曲折。人们对此描述:“山路十八弯,开车进山,要不停地踩刹车,最后脚止不住地发抖,再会坐车的人,最后也会发晕想吐。”
这些黄秀明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去年,黄秀明当上了妈妈,每逢周五,无暇照顾孩子的她,只能将儿子寄在亲戚家。“有时候也想打退堂鼓,干点什么不好,非要遭这份罪?”黄秀明说,自己并非没有怨言。但当她看到乡村孩子求知的眼神时,又觉得苦有所值,“他们学英语的劲很足,都很有语言天赋”。
刘铭杰同样颇感欣慰。“他们平时接触英语的机会不多,因此很珍惜每周一次的英语课。我一到学校,他们就在校门口冲我喊,老师你终于来了。”他说,孩子给了自己动力,因此他花费更多精力于教学中。“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我就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快乐课堂,上课中穿插小游戏,自然地渗透和灌输英语知识。”他说。
走教能走多远
走教制,被认为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实现均衡教育的一把利器。但在张顺清看来,走教是无奈的创新,治标不治本。“确实能很大程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和正常教学相比,仍有较大距离。”他说。
对此,奎洋镇的走教老师严晶晶深有感触。去年,她从厦门民办学校辞职回乡,成为奎洋镇唯一的走教老师。现在,已有4个月身孕的她,仍要承担两所偏远小学的英语与音乐的教务任务。她认为,走教让有针对性的教学成为可能,但效果仍有待商榷。严晶晶说,山区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更需老师的关怀与心理辅导,但流动教学让她无暇顾及。
“这几年,南靖每年都招考英语、音乐、体育等学科的老师,其中英语教师招考即使条件严格,报考人数还是实际招收人数的十几倍。”陈思木认为,走教老师的存在并非因招不到学生,更多源于编制桎梏。
在改变到来之前,走教老师还得长期存在。每学期不足1000元的激励,对走教老师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称赞。“走教老师群体太小了,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严晶晶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