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院: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务
作为全国首个涉台司法服务平台,福建法院涉台司法服务网和APP今年开通以来,集纳了众多便捷高效、精准优质的司法服务,受到广大台胞台企欢迎,有力助推“第一家园”建设。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近年来,福建法院立足福建独特优势,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着眼全局,强化组织领导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近年来省法院坚持着眼全局站位与立足本省实际相结合,始终把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部署推进。”省法院副院长苏建平介绍,省法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海丝核心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等作出专题研究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为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关于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等司法文件。
加强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省各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和海洋强省建设的要求,坚持目标主线,突出福建优势,打造精品战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形成了顺应全国大局、符合司法规律、具有福建特色的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格局。
具体司法实践中,全省各级法院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诉讼规则创新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比如,我们坚持集中管辖制度,将涉外民商事案件及部分与开放型经济密切相关的非涉外特定类型案件归口由涉外审判庭或专门合议庭审理。目前,全省九个地市中院及20个基层法院具有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我们坚持平等保护,坚持各类市场主体的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精准法律适用,不断提高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司法能力。”省法院民四庭庭长钟婴介绍,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地法院积极创新审判工作机制,加强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在涉外审判领域应用,探索跨域立案、“云审判”等机制,推进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无纸化办案及构建在线诉讼规则试点,有效提高诉讼便利度和司法服务水平。
打造精品,提升司法影响力
今年8月,最高法院发布2020年全国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厦门海事法院审理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租赁担保合同纠纷案、诉前海事请求保全案3个案例成功入选,有效提升了我省海事司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创新工作思路与模式,是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司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苏建平表示,近年来福建法院全方位探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新机制,在创新完善跨域立案机制、多元化解机制、司法公开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深入实践,为司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有益尝试。
近年来,福建法院不断增强精品意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提高涉外商事海事审判质效。
对接国际标准,厦门中院与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厦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商事调解与商事仲裁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厦门海事法院与厦门市仲裁委签订共建协议,推进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和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同时通过打造双语平台、加强国际交流等措施,搭建中、英文“互联网+”信息化新平台,为自贸区市场主体提供国际化诉讼服务。
依法履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为促进福建“多区叠加”的政策落地转化,福建法院主动靠前服务,完善审判机制,提高审判效能,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国家重大战略在福建开花结果。
以福建自贸试验区为例,福建法院先后出台《福建法院服务保障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创造性提出“专业化、国际化、便利化、创新性、融入性”的工作主线。2015年4月至2021年3月,福建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建设案件26685件,涉案标的总额达204.25亿元人民币,审结24474件,审结率达92%。2019年11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福建高院“‘最佳创新举措’实施单位”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省各级法院依法履行司法职责,依法妥善审理好各类纠纷案件,努力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互利互惠的发展环境、合作共赢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仅去年初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涉侨港澳民商事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和铁路运输案件4222件,依法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港商、澳商、台商和外商的投资信心。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对涉外司法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苏建平表示,全省各级法院将继续着眼大势、站位全局,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全面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以公正公平、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