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霞拔乡谷贻堂:一副楹联和“父子三庄寨”的往事

08.12.2017  13:50
谷贻堂外景。东南乡建 供图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谷贻堂外景。东南乡建 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赵金华

  1860年,清咸丰十年。

  地处深山的永泰县霞拔乡锦安村长万自然村,乡绅黄孟钢的新房谷贻堂就要落成了。

  黄孟钢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择地、筑基、立柱、架梁等事项,他都亲力亲为;飞檐、窗棂、雀替等构件,以及彩绘、木刻、石雕等工艺,他都要求尽善尽美。为此,一班工匠在大厝里足足忙了好几年,直到“做无可做”为止。

  就连厅堂的楹联,他也绝不含糊。

  这些楹联,先书于一块薄木板上,再以线刻方式刻出字的轮廓,最后镶嵌在柱梁上。

  内容方面,除了介绍家族源流外,还有一副今人读来略觉拗口的楹联:

  思爰始爰谋作室只云底法;

  望肯堂肯构安居可告成劳。

  这副楹联,既包含了黄孟钢对子孙的谆谆嘱咐,也表明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远见。从他子孙后代上演的悲喜剧中,都可以印证楹联背后的深意。

   深山豪宅谷贻堂

  这副楹联的用典,上联出自《诗经·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翻译过来就是:“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而下联中的“肯堂肯构”则出自《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意思是,父亲要盖房子,已经设计了基本的修造法则,可他的儿子连地基都不肯打,又怎么能指望他盖好房子呢?

  综合来看,这副楹联的意思就是:想先辈谋划建房子,只能说定下了基本的法则;望后世能开基建构,好房子才会有建成的一天!

  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孟钢既有对他一手建成的谷贻堂的自得,更有对后世寄予的殷殷厚望!

  的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谷贻堂,这座正座七开间、两边双过水,双间横厝、翘角飞扬的煌煌大厝,在那个年代都是数一数二的豪宅!

   子承父业建庄寨

  黄孟钢发迹前,是个一文不名的“放牛娃”,但他勤勉肯干。放牧之余,勤于开山种油茶树;之后又开油行榨油卖油,赚得钱后再购入山林田产,渐渐积累了巨万家财,成为富甲一方的乡绅。

  黄孟钢还精通堪舆风水术,亲自为膝下四子择吉地建庄寨。此后,长子学书迁邻村周坑,盖起绍安庄;次子学烈亦在周坑建绍宁庄,可惜人丁不旺、子孙凋零,所建大厝亦渐渐衰败,今只余残垣断壁;三子学猷留在长万,在谷贻堂山下不远处建起积善堂;四子学精武艺高强,曾冒名替人考中武举。次年自己再赴考场时,一场急病却夺去了他的生命。去世时,置办庄寨的地基已打好,木料也已备齐。

  黄孟钢亲择吉地,“爰始爰谋”奠定“作室底法”,他的儿孙们也牢记嘱托,为安居而“肯堂肯构”。如果一切顺意,即次子学烈子孙绵长,四子学精健康长寿,长万、周坑就该崛起“父子五庄寨”,而不是今人说的“父子三庄寨”了!

   薪火相传再出发

  “肯堂肯构”,不仅要扑下身子实干,更要持之以恒苦干。黄孟钢建谷贻堂,前后用了好几年时间;而绍安庄的修建,更是持续了10多年,仅5米高的墙基就砌了10年,耗费了黄学书父子两代人的无数精力。

  但老三黄学猷和他的积善堂就有些“虎头蛇尾”了。

  黄学猷天资聪颖,13岁就能替父亲记账管家,算盘顶在头上,也能准确无误地“打得啪啪响”。然而,黄学猷生活的时代,正是鸦片撞开国门肆虐中华之时,“富二代”的他不幸染上鸦片瘾。父亲留下的财富,很快就被鸦片吞噬。前期修建得富丽堂皇的积善堂,到了后期无钱装修,很多地方只能草草敷衍,就连天井的条石和书院的门扇窗棂,都没有装上!

  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侵袭,今天的“父子三庄寨”已经有些破旧了,尤其是“年纪最大”的谷贻堂损坏最严重。去年,福大李建军教授带学生到谷贻堂测绘时,一位学生就因为踩在了朽烂的木板上,而从楼上滚落下来,所幸并无大碍。

  这些事,也激发了黄家后辈们欲重现先世辉煌的决心。他们成立理事会,由绍安庄后人黄绍建牵头,开始对庄寨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周坑村,黄绍建带领族亲,疏浚了绍安庄周边的排洪沟,按古法修复损坏的古水坝,拆除周边违章搭盖和旱厕,周坑村面貌一新,如今正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长万村的谷贻堂和积善堂也在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发动族亲出工出力修复损坏的部分。

  百余年后,黄家的后人们,又开始了“爰始爰谋”和“肯堂肯构”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