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应该从“尊师重道”开始
近日,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发出“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可记入诚信档案”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05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做到讲诚信,努力成为社会诚信的“标兵”。如今,各大师范院校对公费师范生的设立,其目的就是要为很多偏远地区、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培养和造就更优质的师资队伍。但是,如今有不少公费师范生,在享受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之后,却并没有真正履行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这当然是如今师范生教育的一大尴尬。
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与很多公费师范生自身的诚信意识和素养有直接关系。很多公费师范生在毕业之后没有当老师,还是考虑自身个人的发展、工资薪酬及待遇等。考虑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公费师范生在招收之始就有明确的规定和特殊的要求,对于不履行当教师承诺的公费师范生,当然就有违背道德诚信的重大嫌疑。由此而来,加强诚信建设,从“尊师重道”开始,为中国教育事业培养有担当、讲诚信的接班人,刻不容缓。
让诚信成为“为人师表”的基石。为人师表,这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这更加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涵养精神和品性,提高自身的修养。诚信,作为道德品行的重要指标,更是体现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文明道德素养。如果,教师都不能够做到诚信,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又怎么会有很好的诚信意识呢?因此,不仅是对于公费师范生,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进行诚信的“熏陶”和“洗礼”,让广大的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不断进行修身养性、自律自省,让自己成为讲文明、有诚信的“师者”。
用制度约束不诚信行为。新时代,随着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诚信,则成为了道德品行中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个人,不讲诚信,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也的确“潜伏”着一些不诚信之人,给人民教师的职业形象“抹黑”。类似于“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的行为,让更多的市民会觉得这是很严重的失信。对于这样的失信行为就应该有约束的办法。这就意味着,让不讲诚信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是值得推崇的约束机制,留下不诚信的记录,给世人以警醒,这不仅适用于管理教师队伍,也适用于任何行业和领域。
“国无信不强,人无信不立”。人民教师,不单单是“传道、受业、解惑”,只有从“尊师重道”开始,加强诚信建设,让“师者”都是有道德、讲诚信之人,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和造就讲文明、有诚信的新时代青年作出应有的贡献。(莆田文明网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