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诈骗警情高发 福州警方公布典型案例及防范策略
福建新闻网福州1月13日电 (王榕春)年末岁初,各类虚假信息诈骗警情高发。为进一步揭露各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伎俩,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13日通报4类典型案例及防范策略,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记“不相信、不转账”。
一、以银行卡或虚构电子密码器升级借口实施诈骗
案例: 2014年12月14日,事主陈某花报警称,当日下午,其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知其平安银行的信用卡现需升级,并发来一个链接。陈某花在家中的电脑上操作后并按对方的要求提交。当天下午4时许,陈某花接到平安银行通知,告知其平安银行信用卡共被消费了4笔,总计10997元人民币。陈某花发觉被骗,随后报警。
防范重点:1、不要轻信电话、短信中所谓的“银行部门”,特别是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所称的“提升信用卡额度”、“免费办理”等;2、据金融部门介绍,目前所有银行的ATM柜员机、自助银行只有查询余款、取款、转账(包含汇款、缴费)、更改密码功能,凡是以各种借口要求使用银行卡插入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程保全措施”、“防火墙”、“开通网上银行”、“银行卡升级”、“收退税汇款”、“修改磁条”等项目的,均可认定为诈骗;3、不要随意登陆平时未登陆过的陌生网站,更不要随意下载、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以防不法分子通过木马软件对事主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二、冒充公司老板进行QQ诈骗
案例:2014年12月26日10时许,事主刘某兰在公司里收到一个和其姐姐信息很相似的QQ(31236*****)发来的消息,对方称有一笔82.7万元的往来款需要支付,让事主从公司账户将钱打到对方指定账户内。由于事主的姐姐在国外期间都是通过QQ联系跟事主安排转账,事主也没有注意到该QQ并不是其姐平时使用的QQ号,于是便按对方要求通过网银将82.7万元转出。12月29日10时许,刘某兰在与其姐联系后,才发现被骗。
防范重点:“眼见不一定为真”,不要轻信QQ好友的真实身份,更不要轻信QQ视频。当QQ好友要求汇款时,应立即与该QQ好友本人取得电话联系,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
三、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进行电话诈骗
案例:2015年1月2日11时许,事主高某琼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南充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称该局接到上海市公安局的公函要求事主配合一起案件的调查。之后,一名自称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男子,告知高某琼其身份信息已泄露,被某贩毒分子盗用并开了张银行卡,且在里面存了200多万的赃款。对方声称,该卡内钱款目前已被人全部取走,怀疑高某琼涉嫌转移了赃款。高某琼否认后,对方便要求其将个人户头的资金全部汇给检察院进行审核,同时要求事主必须保密,否则就要负法律责任。不久,又有一名冒充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女子联系高某琼,指挥其将钱款汇到指定账户上进行审查。在连环诈骗下,事主信以为真,最终被骗汇出10万元。
防范重点:不要轻信电话中所谓报称的“电信部门”、公检法等政府机关部门,不要轻易泄漏个人资料,特别是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等,不要把钱汇入陌生账户。在此类诈骗案件中,事主看到的来电显示号码往往是虚拟的电话号码,甚至是虚拟成公检法等政府机关部门的电话号码。市民在接到此类电话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查询或报警。
四、“猜猜我是谁”升级版和冒充领导实施诈骗
案例:2014年12月24日晚上,事主张某瑞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其老师王某文,让其25日上午9时到办公室。次日9时许,事主拨打其电话,对方声称在开会,有领导在,需要向事主借钱送领导,大约需要8至10万元人民币。在事主回复目前没有如此多的现金后,对方又谎称现金不好送人,让事主通过网银转账,并表示事后会将钱还给事主。张某瑞信以为真,便往对方的账号上转了5万元人民币。随后,张某瑞觉得不对劲,便拨打了王某文老师的电话进行核实。王某文称其在外地,且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张某瑞方知被骗。
防范重点:1、当接到以“熟人”口气让你“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让对方自己说出其身份信息;2、一些事主在接到所谓的“领导”、“上级”的电话后,往往因不敢和领导核实而被诈骗。在此类诈骗中,只要事主在电话中多和所谓的“领导”、“上级”闲聊几句,拉拉家常,不法分子一般很快就会露出马脚。
福州警方表示,目前各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手法仍然在不断翻新升级,呈现边打边冒的高发态势。群众遇可疑信息,可拨打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96110-8”或添加防骗咨询热线微信进行咨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