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楼堂馆所”变养老机构值得推广
很多城市养老资源匮乏,新建养老院找地难的现象尤其普遍,改造“楼堂馆所”,既可以避免浪费,也能断了一些部门想躲过风头再“死灰复燃”的念头。
据新华社报道,黑龙江省日前梳理出包括停建、停用的“楼堂馆所”在内的200多处政府闲置资产和公共接待资源,用于开展养老服务项目。
将“楼堂馆所”改造成养老机构,舆论近两年呼吁不少。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通过相关调研提出类似建议。但地方政府真能从善如流,按照这个方向去做的,仍是少之又少。就此而言,黑龙江的破冰之举值得充分肯定,更值得其他地方效仿。
在八项规定和反腐等压力之下,“楼堂馆所”确实已是人人喊打。网上一搜,会发现去年以来叫停“楼堂馆所”的成果颇丰,诸如“山西叫停290多个滥建楼堂馆所”、“陕西37个新建楼堂馆所全部叫停”、“广西南宁叫停21个楼堂馆所项目”等新闻,各地都有不少。但这些叫停的项目,最终变身成了什么,公众却不得而知。
增量的“楼堂馆所”面临夭折命运,而存量的“楼堂馆所”,日子想必也不会太好过。北京市政协委员闫文辉曾有调研,很多地方政府下属的度假村、培训中心、疗养院所等,处于亏损、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可以设想,在持续加码的监督压力下,“楼堂馆所”的生存境遇只会更窘迫。那么,这些“闲置资产”该如何处置,也到了该拿出明确办法的时候。
而将这些停建或停用的“楼堂馆所”改造为养老机构,无疑将是极具共识的一种选择。很多城市养老资源匮乏,新建养老院找地难的现象尤其普遍,改造“楼堂馆所”,既可以避免浪费,也能断了一些部门想躲过风头再“死灰复燃”的念头。黑龙江的尝试,则以实际行动验证了这种路径的可行性。既然黑龙江可以做到,其他地方没理由做不了。
所以,就当下来说,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借鉴这样的做法。毕竟无论叫停“楼堂馆所”,还是提供更多养老机构,都是职责所在。“楼堂馆所”是败坏地方政府形象的“坏事”,而多建养老服务机构,则是民生为先的“好事”。明智的地方政府,应抓住这机会为转型“牵线搭桥”,把“坏事”变成“好事”,赢得民众的更多认同。
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或许也可在调研黑龙江等地做法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规定或建议,要求更多地方探索类似转型。从“楼堂馆所”到养老机构,具体可以有多种转型方式,是变为公办、民办还是公建民办,各地情况不一,或许很难给出“一刀切”的规定,但在原则上完全可以要求“楼堂馆所”向养老服务方向靠拢。
黑龙江具体是如何将“楼堂馆所”改造为养老服务项目,还有待持续观察,但这方向无疑是具有引导性的。期待看见更多这样的探索,也期待制度层面能早日作出呼应,让更多“楼堂馆所”洗心革面,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