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反对状元复读的潜在心态

25.06.2014  17:26

  通过两次高考,辽宁本溪考生刘丁宁“制造”了四次新闻。

  去年第一次高考,她成为了辽宁省文科状元。状元自然吸引记者的采访,刘丁宁第一次成为新闻的主角。她接着被香港大学录取,并获得72万元全额奖学金,再次成为新闻人物。去年十月,在港大读了一个月后,刘丁宁突然宣布放弃港大,为北大回家复读再考。这下子,她成为更大的新闻人物。前天,刘丁宁再次以辽宁文科状元的成绩,把这个神话般的“考霸”新闻推向高潮。

  在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座次上,香港大学排行第43,北京大学的名次是第45,比港大落后了两名。刘丁宁放弃港大的理由是,主观上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大中文系更适合;客观上,港大网上学习时间长,眼睛不太能适应。

  刘丁宁再获状元引起了比她放弃港大时更大的争议大潮。支持者认为她不以72万全额奖学金为重,遵从自己的爱好和选择,终于以实力实现择校理想,勇气可嘉。反对者则猜测刘丁宁习惯了内地的环境和教育方式,对更为开放的香港教育“水土不服”,“死读书的死脑筋估计适应不了香港的大学?”“只有吃喝不愁的才会这么干。

  有人从上学公平上来看待刘丁宁的复读:“占用了有限的港大名额不读,今年又占用北大名额,这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强烈要求收取她的社会教育费。”还有多名网民计算得更为细致,说她两度让辽宁的文科状元变成了第二名,同时还两次挤掉了一个入学名额……

  在刘丁宁复读的争议中,人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个人的选择和爱好的权利,一是教育资源的占用。作为个人的权利,它应该受到尊重。但关于占用上学资源的观点,则显然会有许多“公理婆理”。一个人的就职与辞职,甚至是结婚与离婚,似乎都可以拨动算盘,来计算职位资源和婚姻资源的得失。但在正当权利面前,“算术”有时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但细究反对者的心态,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对内地教育和北大的隐隐不满情绪。这就像某人本来嫁给了一个如意郎君,却突然离他而去,与一个不如前夫的人结婚,人们既为这位女子感到可惜,又对继任者表示“不屑”和“不服”。

  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问题频现,使许多优秀学生选择了出国读书。当香港的大学可以在内地招生之后,又有众多高考“状元”被他们摘取。而包括北大在内的一些内地著名大学及其教授,也常常出现与名校身份地位不相称的言行。我们过去常说“爱屋及乌”,而现在反对刘丁宁重新择校的人,不能说没有“恨屋及乌”的心态。我们的教育和名校,应该能透过争议的表面看到民众的潜在情绪,为自己的感情天平增加砝码。(何 龙)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