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代”:时代烙印还是乱贴标签?

24.10.2014  12:51

  90后最自我,是轻松、乐观的“社交一代”;80后优越感差,是保守、分化的“重商一代”;70后热衷学习,是现实、进取的“中坚一代”;60后喜欢@网络大V,是优越却不安逸的“现实一代”……日前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描摹中国代际群体特征,一时引发网民热议。

  “××一代”的有意义和无价值

  给各个年龄层人群贴标签,抹杀了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它徒具新闻学的意义,而无社会学的价值。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一切似乎都可以通过数据来归纳总结,一个人的行为固然可以通过一些习惯来分析,但一群人甚至一个网络浩如烟海的人的行为习惯,用几组数字和习惯来分析,且贴上某一种标签,按品种门类各归其位,未免落得个“以偏概全”的质疑。难怪在网上,不少网民对这类大而化之的概括,并不怎么感冒,有些人甚至怀疑其“先下结论,再找依据”。

  事实上,同样都是90后,在同个班级里,各人的行为习惯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完全不一样,从他们身上找共性,很难用几个字的标签去准确无虞地概述,至多只能得出大家在网络使用习惯上的不一样。说网络都还稍嫌大了,确切地说,应该说是对每个人微博使用习惯的归纳。将这种使用习惯推论成一种性格和心态,本就勉强。而将这种心态放之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更是不知所云——以我这个60后为例,我身边关心时事的人和漠视时事的人的数量比例,其实未必跟80后90后有多大差异。而将60后作为网络骂战的主要力量和爱好者,也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有片面之虞。

  这份报告,暗合鲁迅先生的《过客》对社会中各年龄阶层的心态描述——少年人萌萌哒的乐观,青年人跃跃欲试的激动,中年人历尽沧桑愤懑与无力,老年人阅尽人间炎凉的超然与平和。但这些颇具文艺范儿的臆想,用来作为群体化心态透视,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而如果还有人以此来作为麻雀解剖,并对社会施治下药,那更需慎之又慎。

  对名词与现象的解读,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口径和叙述方式。轻松、乐观的90后,可以说是心态阳光,也可以说是初生牛犊的莽撞;80后的保守与分化,可以看成一种理性回归,也可说成是一种未老先衰的世故与无奈;70后的“现实、进取”,既可以理解成春风得意,也可看作是最后的挣扎;60后的“优越与不安逸”,既可说成是一种看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

  作为一种平台和工具,网络终究是操作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手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亿台电脑后面,有一亿个呼吸着思想着的人,谁能将这海量的数据,分出个情绪高低、心态明暗?基于此,“网络心态分析”这样的调查与解析,只能说具有新闻学的意义,而无社会学的价值。□曾颖(作家)

  代际差异:打量时代变迁的切面

  每个人身上都剪不断时代背景的“脐带”。“××一代”,反映的恰是时代嬗变与观念变迁。

  复旦这份报告,引发不少争议。有人以自身为例,佐证其“对号后难以入座”;也有人质疑,它是在族群标签化中炒作“×零后”概念。这些不无道理,但应看到,年龄段是代际常见的归类依据,在不同年龄层人群的身上,也能发现代际共性特征、观念公约数。

  都知道,受成长环境、教育方式、社会背景等影响,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其相对集中的关注点与议题偏好;从他们身上,也都能提炼出某种共同的文化记忆、趋同的生活架构。这些都经受了年代更迭的冲刷,也带有浓厚的时代烙印;而在网络时代,它势必会通过不同的“刷存在感”方式呈现出来。而该报告给各个年龄层人群的“画像”,就反映了代际特征演变规律,折射“线上中国”的多元价值生态。

  90后上网为“娱乐”或“分享”,80后优越感差,70后热衷学习……平心而论,这种归类或许有些宏大叙事,可用它来概述现代社会价值风向的新旧更替,未尝不妥。就拿90后来说,他们上网爱晒兴趣、谈星座,是不争事实。我认识的90后圈子里,不少人关注的就是“二次元”动漫文化,“”“”“”等也充斥于他们的网络表达中。这种审美趣味,带有明显的“物以类聚”特征,也跟其成长的“背景板”紧密相关。

  也正是几代人的观念差别、趣味迥异,才有社会的价值碰撞与磨合,才能涵养出群际包容度。某种程度上,“××一代”展示了社会纵向延续下的横向断裂,也让规则与秩序在价值争鸣、彼此制衡中得以成型。所以你可以看到,70后动辄成为微博上的“行动派”,80后则在网络营销方面人才辈出……这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文化景观,也塑造着人们的“三观”。

  说到底,每个人身上都剪不断时代背景的“脐带”。你说所谓的网络心态报告是在“归类癖”也好,贴标签也罢,它呈现的不过是时代变迁在网络截面上的投射。而那些代际文化差异,就是审视时代变迁的切面,勾画的是社会演变轨迹的“纬线”。

  □午夜侃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