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报刊亭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昌平区立汤路与太平庄中二街交叉路口处两个报刊亭前,贴着“煎饼果子”、“牛肉板面”等大字招牌,俨然变成一间“小吃铺”。不但门前聚集的食客阻碍交通,随风飘散的烟熏味也引来不少市民不满。12日,中国邮政公司对此表示,亭主不可私自改变报刊亭用途。昌平城管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称,会派队员尽快调查处理。(3月13日《北京晨报》)
报刊亭不卖报刊、卖食品饮料等现象由来已久。今年1月,清华长庚医院附近一处报刊亭卖寿衣,曾引发公众热议。此次爆出的两个报刊亭与其出如一辙,亭主私自将其改成“小吃铺”,不仅阻碍了交通、影响了环境,更是“给城市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事实上,报刊亭渐成“消失中的风景”已不是新闻。早在2003年,以城市环境整治为由,武汉城区报刊亭几乎全被拆除;2012年,郑州实施“退路进店”工程,短短一个月拆除了全市421个报刊亭;2014年,北京72座报刊亭在集中整治中被“移改”。加之进入数字时代,人们阅读习惯、消费方式的转变,对报刊亭的经营更是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许多城市恐怕都难以找到几个“正经八本”的报刊亭了。究其根源,应该说还是市场起着推动作用,正如新闻中这家将报刊亭私自改成“小吃铺”的亭主坦言,“卖报不挣钱,所以改卖面了”。
记得2015年全国“两会”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提交相关“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扶持,拓宽报刊亭经营范围,将其打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报刊亭不该消失,反而应该升级发展”“留住报刊亭,留住城市文化之窗”,道出很多人的心声。便利市民生活需求、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促进报刊亭经营者收入提高,需要城市管理者加以考虑。时至今日,一些报刊亭看似“转型”了,庙还是那个庙,但里面的神却已经换了,成了卖“寿衣”、卖“煎饼果子”“牛肉板面”了。
破解报刊亭升级发展之困,固然需要经营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转型,但更需城市管理者推出更多的扶持措施。比如,对报刊亭的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尽量将其设在显眼的场所;减免月租费的同时,可适当加大财政补助,让经营者无后顾之忧;对报刊亭的服务内容、方式进行升级,保证经营者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还能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书香社会的一个符号。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使其真正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泉州市委文明办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