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文明从“纸面”走向“地面”
“长廊尽处绕梅行,过尽风声得雪声”。长廊、凉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不只有纳凉休闲之用,从古至今,和它们有关的诗词数不胜数,古色古香的建筑同样记录着历史和文化。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凉亭竟成了扎堆儿“吸烟处”,在这里打牌下棋的人们吞云吐雾,留下遍地烟头。(8月19日北京晚报)
为什么各处长廊、凉亭都悬挂了倡导文明游园的提示,但长廊、凉亭内吸烟、乱扔烟头的不文明现象仍然不止。首都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五年有余,《北京市不文明游园行为清单》《北京市文明游园倡议书》以及《北京市公园游客守则》遍布各大景区、公园,但文明意识却仍未深入民心。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否该开始从“纸面”走向“地面”,真正做到落地有声,抓铁有痕。
“室内”和“室外”是界定控烟执法权限的边界线,而长廊、凉亭这类“中间地带”,上有屋顶,四周却通透,无疑给执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模棱两可”的执法,必然给不文明行为留下有机可乘的余地,自然“法不责众”现象伴随而来。人是群居动物,不文明行为的“破窗效应”,诱使人们仿效不文明,甚至变本加厉,从个人扩散到群体,从一个领域蔓延到更多领域,以蚁穴虽小,溃之千里,不可不防。
法治,是国家治理重要的助推器。规章,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我们总说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推及至每座城市、每个地区、每个社区、每个小区,就是有制度必依、有规章必严,规章制度不落地等于零。
要让规章制度“落地生根” ,关键是要抓好现场落实,真正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究必从严,刚性管理。要抓细节,抓关键,抓过程,盯成效,让规章制度在现场和管理各环节上落地生根。一项制度就是一道防线,一条规定就是一层保险。文明城市精细化管理,绝不是“说说而已”。管理需要斩棘而行,需要常态化推进,需要人人践行。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文明管理条例相继出台,文明行业条例竞相颁布,既然有了“尚方宝剑”在手,就应该权力实为民所授,真正为人民开创“美好”的时代,营造和谐、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
针对诸如“吸烟陋习”“随地乱扔”等煞风景的不文明现象,长期接连扎堆出现,我们该反思城市创建治理,是否还是止步于路边的公益广告、凉亭边无人问津的倡议摆设、无关痛痒的温柔劝导?针对执法人员不足、界定模糊、沉疴陋习难扭转,是否可以借助“随手拍”的群众力量,弥补执法队伍的缺失;是否可以常为常新,重新增补、明确法规界定;又是否能下硬功夫,坚持执行,常抓不懈,让一条条“文明规矩”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绝不“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和信心,锻造出城市一道又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鼓楼区委文明办 /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