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农村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地域之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正焕发起广袤乡村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勾勒出新时代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正在全面释放。每年春来百花开,各地的油菜花、梨花、樱花、桃花等盛开的时候,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不少人走进乡村田园,不光是图吃喝游玩,更愿意扭秧歌、听大戏、干农活,体会不一样的乡土生活,每年秋收季节,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窗台挂满农作物,代表着不是仅仅是收获,更是传承喜悦和乡愁,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要不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把文化下乡变成文化在乡;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切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树立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美德,延续乡土文化根脉,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
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创建有“特色”文化品牌。聚焦文化民生,持续发力,一个也不能掉队。一是按照县、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的建设,标准化、均等化要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文化精准帮扶力度,使贫困地区群众早日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二是以构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推动广播电视设施、数字电影院、应急广播平台,满足乡村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需求,探索乡村文化服务场所规范化管理制度机制。三是打造乡村群众文化特色品牌,组织乡村讲师团、讲习所定期到乡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指导各地各部门定期播放公益电影、举办群众文艺晚会、组织舞狮、腰鼓等文艺演出,持续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创建“有风骨”文化品牌。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以文化人,创建“有风骨”文化品牌。一是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六个一”活动,即开办一个夜校道德讲堂、建好一支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一份村规民约、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二是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评乡贤、学习、颂乡贤”活动,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构建乡村文明时代内涵。三是发挥好文化对乡村善治的撬动作用。借鉴习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治理经验,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
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创建“有灵魂”文化品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文明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聚焦传承保护,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文化魅力。一是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做好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挖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二是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理事文脉。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要尊重历史记忆,民居外部改造,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彰显文化魅力,让农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三是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让乡村文化振兴“活”起来,创建“有活力”文化品牌。乡村文化底蕴丰厚,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聚焦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一是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依托地域文化培育地方品牌。结合特色民族、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手工艺、民族手工艺、民族文化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策划整合地域文化节庆资源,发挥特色节庆活动对外宣传和经贸合作与交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吸引力。三是依托全域旅游壮大文化业态。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无景点旅游”等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文化+” 综合体,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