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石后:利用古法种稻米 因地制宜巧赚钱

08.10.2015  12:30

   为了保证有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杨郑禄(右)常与经验丰富的老农一起探讨古法种植稻米的技术。

   宁德网消息(记者 杨洋/文 徐烽/图) 接订单、忙包装、装箱发货……连日来,蕉城区石后乡下竹洋村村民杨郑禄忙着将自家生产的无公害稻米通过物流运到北京的客户手中。据悉,因采用古法种植水稻,加之当地生态环境优良,稻米的市场价每公斤卖到了60元。今年秋收稻米早早便被抢购一空。

  早在2010年,杨郑禄便着手耕种。他用了1年多时间,走遍了下竹洋村周边的几座山头,修路、开荒,种水稻,规模从一开始的不足20亩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亩,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状的梯田甚至延伸到相邻的乡镇。

  如何既做到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又不破坏自然环境?通过与好友交换意见,杨郑禄想到了利用古法种植水稻,还专门前往海南、贵州等地将马坝油粘、丝苗贡米等品种的稻米引进回来,成立了金禾专业合作社。

  “育秧青、粪肥发酵、手工插秧、扬花、抽穗、灌浆、收割……稻米的整个种植过程不是率性而为,一切都要顺应‘古法’。”杨郑禄说,由于传统水稻植株粗糙,适口性差,造成病虫害少,加之稻田内无污染会让青蛙、蛇等动物前来觅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此外,为了保证有机水稻的品质,合作社还对稻米产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正常亩产量不到200公斤。

  好米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更多人知晓古法种植稻米,杨郑禄还专门申请了新浪微博,从2012年发第一条微博信息开始,他便吆喝起了自家的稻米,并以现场拍图的方式晒出大米长势及周边生态情况,只为让更多人知晓。

  通过新浪微博的成功营销,目前稻米已销往北京、天津、武汉、厦门等地。

  在杨郑禄的脑中,“古法”种稻仅仅是有机种植的第一步,下一步还将把这些种植经验延伸至更多的领域中。

  高规格的管理,换来的是良好的口碑与收益。如今的金禾专业合作社,一头头山羊膘肥体壮,成群鸡鸭在山坡上自由地觅食。粪肥下田、谷糠入饲的稻畜共养模式让合作社的牲畜饲养量逐年增加,每年可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