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过年做"红团"全国独一份 年味浓得化不开
在莆田仙游老宅,一家三代人一起做红团(读者黄飞鸣供图)
阿婆教孙辈们做红团,将手艺传承下去
到莆田人家拜年,热情的主人总会端出一份年货——“红团”,邀客人尝鲜,糯米混合着蕉叶的香气,在街头巷尾弥漫,年味浓得化不开。
全家齐动手 腊月廿六做红团
腊月廿六,家家户户开始做红团。莆田涵江区新桥头,黄阿婆站在“大笠孤”旁,倒出糯米粉,拌上食红,和入温水,压揉成团,搓成圆长条,再撮出乒乓球大小,碾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外甥小斌已调出了绿豆馅、糯米馅、番薯馅,揉捏成球状,媳妇少青还在搅拌香菇、虾皮、花生和肉丝,调制咸味馅。三人配合默契,阿婆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捏馅不能太大太小,太大会露馅,太小不好看……”
外孙小羽迫不及待地把馅放进皮中,摁进红团印,轻轻一敲,红团便有了“福禄寿喜财丁贵”等图案,扣在鸡蕉叶上,红团就成型了。把红团放进蒸笼里,约25分钟,红艳艳、香喷喷的红团就出锅了。大伙争先品尝,咬一口,松软中有点韧,口齿生香。这时,黄阿婆总要念叨一句俗语,“红团绿豆馅,没吃想大错”。
商店教小孩DIY 留住家乡味道
别看用料普通,在莆田,红团可是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红色代表喜庆,圆形寓意团圆,甜蜜象征生活甜美,可渲染节日气氛,可祭祀,还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老人们说,以前日子穷,家有喜事才做红团,婚嫁喜庆,贺喜的亲友总能得到一双或两双红团。尤其是过年时,各家会做很多红团,挂在墙头、楼板下风干,小孩嘴馋了,就缠着阿嬷热一下,冷却的红团硬邦邦的,稍微加热,马上松软了。
做红团时,一家老小齐上阵,连街坊邻居也来帮手,热闹得很,老宅里摆上八仙桌,小孩围在一旁,边印红团边吃,念叨着放鞭炮、收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由于制作费功夫,如今很多城里家庭都不做红团了,偶尔会有乡下的亲戚送来自制的红团,街头也有了糕点店,随时可买来吃,可除了甜糯,着实有点平淡。为此,一些烘培店开始教小孩DIY红团,受到家长热捧,希望多年以后,红团留在莆田人记忆深处的,仍是一家子聚在一起,忙碌而温馨的画面。(记者 陈燕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