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俗语:建房“埋楼古” 房梁绑“红肚”
东南网7月14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发灶”、“架七头松”、“贴春”……这些莆仙方言俗语并不常见,背后代表的仪俗更是鲜为人知,如今也很难再看见。本期的海都报乡音栏目中,读者张女士将分享这些消逝的方言字眼及代表的习俗。
“动工”前祭神 “散工”是宴请工匠
张女士介绍,莆仙民间把建房当做成家的一件大事。“旧时建筑不像现在这么先进,都是以手工为主,所以仪俗也比较繁多。”开工前,要先请地理先生用罗盘测定方向,择定福地。在莆田,房子选址不能朝向正南,因为当地只有寺庙才朝正南。选好房址后,地理先生会择吉日,主人家雇请木工、泥工、石工,准备下果品酒肴祭祀神灵,燃放鞭炮,摆设土地公供桌,祈求工程顺利、工匠平安。这个仪式结束后,表示工程可正式开始了,方言称为“动工”。
“散工”可不是常说的短暂工作的工人,在方言中也是一种仪式的代表。张女士说,工程结束后,主人家要宴请工匠和亲友,这个便称为“散工”。而建灶完毕后,另要举行“发灶”,即在炉膛生火,宴请建灶工匠。在仙游一带,房屋建成后主人家会在锅内炒糯谷,爆成米花表示吉庆。
房梁“绑红肚” 两端挂“宝袋”
张女士介绍,上梁是建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方言称为“埋楼古”或“架七头松”。举行上梁仪式时,工匠先用扫帚虚扫两边的墙顶,以驱除邪气。随后选父母双全、分别属龙和虎的两位青年男子扶梁,梁正中悬挂红布,俗称“贴春”或“绑红肚”,房梁两端还要挂“宝袋(内装五谷)”和灯笼。时辰一到,工匠就放鞭炮撒花生(表示出丁)、桂圆(象征子孙当官)、红枣(寓意越过越红火)及铜钱,祈愿财源滚滚人丁兴旺。
“如果工匠在主人家遇到每月初二及十六时,可聚餐。”张女士说,这个称为“打牙祭”,也就是“做牙”,当天主人家会备下酒菜祭神,宴请工匠。每年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这两日尤为隆重。
互动平台
读者提问:老人常说年轻人拜师时要准备“一担面”,具体是什么?
专家解答:旧时莆田不少年轻人都会外出学艺,拜师礼便是第一课。行礼时,徒弟要给师傅准备“一担面”,里面盛着线面、猪蹄、诶就、馅果和红包等,之后给师傅行跪拜大礼。学成准备离开时,还要进行“谢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