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魂断鳌头》七月晋京会演
《魂断鳌头》剧照
7月5日、6日,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又将唱响北京。据悉,这将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第8次晋京演出。并且,今年选送的剧目《魂断鳌头》将以全省唯一入选剧种的身份,作为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会演的开幕式剧目,再现莆仙戏的经典唱腔,为京城人民献上一场戏曲的饕餮盛宴。
距离正式演出所剩的时间不多了,这几天,鲤声剧团正在仙游大剧院里进行全员封闭训练。此次该剧团晋京演出的剧目《魂断鳌头》主要讲述的是举子王长卿与表妹陈玉娥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通过戏剧的形式反映科举腐败,在全社会反腐的时代背景下,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正能量。
《魂断鳌头》由“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的郑怀兴在1982年创作,曾在全省演出过100多场,后因政治因素被迫停演,自去年“重见天日”后,一举拿下第26届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剧目一等奖。
为了进一步提升《魂断鳌头》的艺术色彩,鲤声剧团请来了河北省口梆子艺术剧院的专家董丽萍担任导演,她对今报记者说:“这出剧的表演、唱腔、音乐已经很有火候了,我现在主要是通过节奏的调整,使整出剧目衔接更为紧凑,把2个小时45分钟的戏,压缩到2个小时10分钟。”
1959年10月,鲤声剧团第一次晋京参加演出,南国之音唱响首都,一鸣惊人。这也是该团第一次受到中央部委的邀约展开演出,表演的剧目《团圆之后》被誉为“莎士比亚式大悲剧”,跻身于中国“十大悲剧”之列。
1979年2月,鲤声剧团携《春草闯堂》再次受邀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作了实况转播。返省途中,剧团还到上海、杭州等地巡回演出,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在上海期间,全国有35个省、市文艺界、剧团组织观摩队伍赴沪观剧,而后全国有几十个剧种,六百多个剧团纷纷移植上演《春草闯堂》。
对此,老舍曾在观看完鲤声剧团演出的《春草闯堂》后挥毫赋诗,写下“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春风芳草碧,莺转艳阳天。”的诗句。
此后,尽管鲤声剧团也多次晋京参加演出,但多为民间交流。再加上现代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曾经辉煌的鲤声剧团逐渐转入沉寂。
时隔37年后,鲤声剧团再次受到中央部委的邀约赴京表演。鲤声剧团团长郑新光表示,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会演规格显著,莆仙戏将在精雕细琢唱腔、表演等戏曲扎实功夫的基础上,融入灯光、服装等时尚因素,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会演,力求在长安大剧院绽放光彩,让传统曲艺在复兴的时代大背景下,重现莆仙戏的辉煌。
誉满京华 鲤声剧团八次晋京演出轨迹
1959年,周恩来接见《团圆之后》演员
加紧排练
第1次:1959年10月,鲤声剧团在北京公演。次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鲤声剧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片莆仙戏《团圆之后》。
第2次:1979年2月,《春草闯堂》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荣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第3次:1986年11月,郑怀兴创作的剧目《新亭泪》、《鸭子丑小传》、《晋宫寒月》赴京演出,并召开“郑怀兴剧作研讨会”。与会者认为“一个剧团、一个剧种,同时晋京演出一个作家的三部作品,并为之举行专题研讨会,这在我国是个创举”。
第4次:1998年11月,晋京汇报演出《乾佑山天书》和改编传统戏《叶李娘》。同年10月,应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邀请赴台演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晋宫寒月》、《彩楼记》、《戏巫记》等剧目,轰动宝岛。
第5次:2005年6月,莆仙戏《妈祖—林默娘》剧目在天津、北京展演,此前该剧作为第六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首演,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统一祖国作出积极贡献。
第6次:2010年9月—10月,《春草闯堂》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昆明、广州等各大城市进行全国巡回演出,赢得文化部赞誉。
第7次:2014年9月,莆仙戏传统剧目《叶李娘》第七度晋京献演。
第8次:2016年7月,莆仙戏《魂断鳌头》晋京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会演。
好戏代代传
一部好的戏剧首先是一部优秀剧本,编剧对戏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鲤声剧团八度进京离不开陈仁鉴、郑怀兴两代编剧的杰出贡献。
作为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陈仁鉴的编剧之名饮誉九州,《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一经演出,出现了满城争看的盛况,两部作品分别入选《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全国入选两部的,唯他一人。
郑怀兴是国家一级编剧,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 先后三次在北京召开个人剧作研讨会。创作三十年来,先后有三十多部作品登上舞台,先后为莆仙戏、京剧、越剧、评剧、汉剧、潮剧、晋剧、高甲戏等剧种搬演。
此外,数十年来,一大批优秀的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同样是进京献演的保证。
★第一代春草 许秀莺 1979年晋京会演剧目《春草闯堂》中春草的扮演者许秀莺被称为第一代春草,她说,第一次跟团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达北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好多外国人来看我们,每场戏都鼓掌,还一直说‘OK’,我下台后问了人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此后,鲤声剧团每次进京,许秀莺都随行,见证着莆仙戏的跌宕起伏。今年73岁的她仍在一线教导年轻的莆仙戏演员,她认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要让每一根头发都跟随剧情在动”。
★小生 黄永志 今年是全国基层院团会演,基层院团都是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的剧团,这体现了国家对土生土长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黄永志觉得戏曲艺术再次迎来春天。这次演出之后,业界专家将对参演的31个剧目开展“一剧一评”,黄永志期待通过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来实现莆仙戏艺术的再升华。
★音乐总监 林曦 莆仙戏的音乐仍以曲牌体为谱,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大题亦称“细曲”,腔多字少,旋律细致婉转,节奏多变;小题亦称“粗曲”、字多腔少,旋律简洁、口语化,节奏少变。林曦说,“莆仙戏区别于全国其他戏种的音乐特色是它的三、五、七节奏型,这是从宋元时期传下来的习惯,配合唱剧里不对称的长句、短句,是‘活化石’的一个证明。”
★丑角 黄亦林 “进京演出那会儿,真的是引起不小的轰动,《春草闯堂》的第三场过场戏得到了一致好评,他们说这场戏的艺术价值占到全戏的70%以上。”1979年《春草闯堂》里的配角黄亦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晋京演出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这次我们几个老演员被聘回来组成导演组,我受宠若惊。现在的年轻演员虽然没有79年那批的配合默契,但是他们的活力和努力不可多得。希望我们这次能够帮助他们在基本功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届时为首都的专家和各界群众献上一出精彩的莆仙戏盛宴。”黄亦林老人对演出充满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