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城区开展“救急难”试点 提供救助绿色通道
群众有急难,一个窗口马上帮!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朱崇飞
10日上午,家住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郑坂村的周贵梅,来到新度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救急难”窗口,在填写了一张因母亲生病住院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希望政府支援的申请表后,当天就领到了500元的临时急难救助金。“领钱很快,帮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周贵梅说。
如今,荔城区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救急难”窗口,方便群众就近求助。作为“救急难”工作的全省、全国试点单位,荔城区已实现了“救急难”窗口全覆盖。
救急难,顾名思义就是为群众紧急的难事提供救助。去年7月,荔城区被列为全省“救急难”试点后,先围绕“救哪些急难、谁来救”做了详细梳理。“社会救助涉及民政、卫生、教育、残联等多个部门,救助资源非常分散,所以在试点开始后花了2个月时间制定工作方案。”荔城区民政局副局长蔡朝星介绍说,经过对20个部门的救助资源统筹协调,共整理出基本生活、受灾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司法等八大类急难救助、31个救助项目。
群众遇到这八大类急难需要救助时,只需向乡镇、街道的“救急难”窗口申请,无需再到城区的各个部门奔波。“这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让求助群众少跑腿。”蔡朝星说,通过对20个部门救助资源的梳理,已经搭建起覆盖广泛的救助资源库,所以能通过内部转办机制减少求助群众的麻烦。今年5月,黄石镇一对爷孙俩不慎食用织纹螺后,孙子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7月13日,孩子家人向黄石镇“救急难”窗口求助,该窗口马上将申请表报送到区里“救急难”平台,经过快速转办程序,第二天就依照“医疗急难救助”向这个家庭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
像周贵梅一样申请500元以下临时急难救助的,甚至无需送到区里,由乡镇、街道即可审批,当场发放救助金。新度镇副镇长王亦凡告诉记者,今年1至8月,全镇受理最多的就是临时急难救助申请,一共有33人(次)从镇里的“救急难”窗口得到了及时帮助。据荔城区“救急难”平台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临时救助困难户74户(次),共发放临时救助金8.34万元。
通过“救急难”试点实现各部门救助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后,还起到了避免重复救助、减少遗漏救助的作用。荔城区民政局低保管理中心主任谢肖睿告诉记者,以前各个部门在救助弱势群体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复和遗漏的现象,如今通过资源统筹,各部门实现了精准救助。“以救助贫困大学生为例,今年民政局救助低保户、残联救助残疾家庭、计生部门救助计生家庭,不重复、不遗漏。”谢肖睿说,整合之后,这些救助资源既各负其责又能“联合作战”——8月底,民政局、教育局和计生部门第一次联合举办教育救助金发放互动,改变了以往各自办活动的习惯,大大提高了效率。
有了统一的救助信息平台后,让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实现了无缝对接。目前,荔城区已成立慈善总会等社会救助机构,这些机构资金实力强,但难以准确掌握求助群众信息。“每个村、社会都有民政协管员,汇总到民政局形成了准确的困难群众数据库,这些信息共享给慈善总会后,爱心人士捐助的善款也就能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里了。”蔡朝星说,今后这些救助信息不止提供给慈善总会,还可以向义工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爱心机构共享,让求助者能得到政府、社会、志愿者等最大程度的帮助。
记者手记>>>
政府先救急,社会帮解难
莆田市荔城区“救急难”工作因为起步早、步伐稳、创新多,已在今年7月被列入全国试点。通过试点,发现了一个现象:由政府财政出钱救助困难群众时,救助金额一般在5000元以内,往往只能救急。面对大病大灾等重大困难,仍需引入社会力量救助。所以,搭建一个信息共享、有公信力的对接平台至关重要。
通过平台,“救急难”等政府救助资源首先救急,然后引入慈善总会、爱心基金会等社会救助机构“各添一把柴”,共同帮助求助者排忧解难。目前,社会上的爱心力量不断涌现,但在救助困难群众时较为零散,难以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这些爱心力量,努力促成救助资源与救助对象的对接,让社会救助主力军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