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地球硬伤 防沙治沙政府还得当导演
既科学谋划,又动员社会,让政府与社会的力量互为犄角,才能持续推进这项事业。
荒漠化是地球的硬伤,也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近10多年来,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了扭转,荒漠化及沙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但威胁并未走远。
在宁夏工作5年多,虽未亲身经历,却听过许多人描述那堪比灾难大片的场景: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伸手不见五指,瞬间就能让人迷失方向;移动的沙山一夜就能将房门堵住,羊儿只能困死沙中……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尚有26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17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亟待治理。相比沙尘暴治理,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有位参与沙化土地治理的工作人员曾告诉记者,一小片薄薄的土结皮,养起来需要几十年,破坏起来却只需要几天。一句话,道出了治沙防沙工作的艰难和长久。
防沙治沙战线长,投入大,政府责无旁贷,但要认真研究治理策略。过去,我国治沙主要靠国家投入,可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还有待改进。在宁夏银川市十几公里外的三沙源,国家曾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推进林场治沙,最终却难以为继。后来,通过市场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后,这片曾经的沙海逐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种树、建房,开发游乐场,打造养老设施。如今,这里正在向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发展。
类似的治理经验,在宁夏还有不少。观念一变,部分有条件的地方不仅能有序推进沙漠的治理与开发,甚至可以慢慢实现沙里淘金。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发展沙漠养殖业,开发出了高品质的奶制品;沙漠光伏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格外受新能源企业的欢迎;在位于中卫市的沙坡头,腾格里沙漠边缘如今成为全国有名的沙漠旅游地,某著名综艺节目还曾到这里取景……
可见,政府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需要扮演类似于总导演的角色,既科学谋划,又动员社会,让政府与社会的力量互为犄角,才能持续推进这项事业。引入社会资本,并不是说政府可以减少投入,而是要适度调整重心,把精力更多放在政策扶持与宣传以及强化监管等方面。
当前,随着荒漠化治理的形势初步好转,部分地方对防沙治沙的紧迫感又趋于淡薄,再加上对自身职能定位不明晰,监管弱化,有时还间接充当了环境破坏的推手。这些年,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偷偷放牧的情况,部分群众生态意识淡化,让原本就脆弱的沙化土地环境雪上加霜;有些地方私挖甘草、发菜等问题屡禁不止;在一些沙漠工业园区,滥采地下水情况也十分突出。不久前,内蒙古、宁夏等地工业园区没有任何污水管网设施,挖个坑就开始直接在沙漠排污。显然,只有及时制止并惩处这类明目张胆的破坏行为,让人看到长期治理的决心,才能达到好的社会动员效果。
防沙治沙正处于巩固和拓展战果的关键阶段,还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国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平均每年2万平方公里。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但只要政府科学谋划,通过政策合理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发挥合力,相信能看到更多沙海变成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