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十番音乐:福州“交响乐”奏出“虾油味”
台江十番乐团正在演奏。
福州新闻网12月1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万小英 陈丹/文 张旭阳/摄)旧时福州,不缺音乐。陆上有十番音乐,婚丧嫁娶丝竹管弦齐鸣,曲牌节奏波澜起伏;水上能听疍民渔歌,男女对唱,旋律中带着江水的委婉和悠远……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天籁,带着浓厚的虾油味,传承百年千年,也由此诞生了“老字号”老天华乐器行。然而因为缺乏生存土壤,这些民间天籁濒临绝迹。庆幸的是,总有一群白发苍苍者,坚守弹奏和吟唱。
由福州晚报与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福州非遗探秘”栏目,本期将带领读者感受福州民间音乐,倾听手工乐器的传承故事。
上月末,在台江文化活动中心,台江民间乐团为记者一行表演了一曲《秦楼月》。只听得,曲牌慢起,散板式地由笛子吹出几个装饰音,引出逗管、狼串、椰胡、云锣等乐器以碎音加入;上板后,打击乐器夹置其中,速度由慢到快,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音量宏大,节奏明晰,曲体简明,真可谓福州版的“交响乐”。这便是福州特色传统文化——茶亭十番音乐。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艺人们为了不让十番音乐失传,近年来,在舞台上、传习所、学校、街道坊巷内不懈传艺,播撒种子。12月8日,福州茶亭十番研究会在台江正式成立。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英木(右二)讲解乐器狼串的演奏要领。
十番最盛在茶亭曾获梅兰芳称赞
福州的十番音乐,民间又称叶欢、什欢和十番伬。名称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按清乾隆年间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番者更番之谓”,应为十件乐器轮番演奏而得名;还有人认为,福州话“番”与“欢”同意,“番”由“欢”所演变,取欢乐之意来命名。
福州十番音乐发祥地为茶亭。如果从清乾隆年间茶亭“大罗天”乐社算起,茶亭十番的历史将近300年之久。清乾隆至民国时期,是十番音乐形成、发展、成熟、繁荣的时期。在这期间,由“大罗天”乐社逐渐分出的两个流派——“鹤鸣皋”乐社及“盛世元音”乐社遍地开花,十番音乐由城市传播到四面八方,甚至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年近八旬的陈英木是国家级传承人,十番乐器没有他不会的。他仍记得儿时的福州,十番音乐相当受欢迎,菩萨生日、婚丧嫁娶,人们都会请十番。哪儿有演奏十番,家家户户都会大老远赶去听,跟着十番行奏的队伍,把路都挤得水泄不通,热闹极了。
陈英木的父亲是“三听月楼”十番乐社的。他自小耳濡目染,8岁开始自学,12岁正式学艺,15岁便能跟随乐社演出。
“十番很有福州特色,梅兰芳到福州,都慕名来听,称赞有特色。”虽然记不清具体年月,但陈英木忘不了梅先生来福州时说的话。为了传承十番技艺,陈英木仍然不顾体弱,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给下一代,几十年来培养的十番乐人不计其数。
台江玉芙蓉女子十番音乐队。
十番特色是粗犷乐器堪称活化石
“十番音乐是民间舞龙灯时由打击乐分化而来,后来加入了丝竹乐器,并开始演奏有音调的民间曲牌。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坐奏时,丝竹在前,金革置后;行奏时,金革在前,丝竹随后。”省级传承人、台江民间乐团团长王道辉介绍,十番的特色就在于粗犷,像水浪一样,而且几乎在高音上流走。他说,乐器不难学,难在把握其中的福州韵味。
省级传承人李华政是浙江人,60年前来到福州,没想到后来被十番音乐“俘获”。他说,十番音乐之所以粗犷,是因为沿街行奏,声音大才能吸引到人。
据了解,茶亭十番音乐留存下来的曲牌目前有70多首,较突出的有《秦楼月》《一枝花》《水底天》《雁来云》等。
传统十番所用的乐器独具特色,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其中,狼串、逗管、云锣十分古老,堪称中华传统乐器“活化石”。在敦煌石窟、云岗石窟的北魏壁画与雕刻中,有不少演奏狼串的形象。云锣和逗管分别在《元史·礼乐志》及北宋时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旸所著的《乐书》中均有记载。
省级传承人李华政演奏椰胡。
民间乐团来传承保留住原汁原味
“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十番音乐。”陈英木叹息。观众的流失、老艺人的离世、后继乏人……让土生土长的“民间天籁”面临濒危之境。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台江区文化馆为了传承十番音乐,就组织10多位原茶亭十番老艺人成立茶亭十番乐队,可惜“文革”期间,乐队夭折,直到1979年重组。
王道辉回忆,由于他同时经营着福州老字号“老天华乐器行”,与民间音乐人联系紧密,上世纪80年代,他和李华政等音乐人意识到茶亭十番音乐濒临失传,所以组建了台江民间乐团,积极挖掘、整理、改编、赴各地演奏十番音乐,目前乐团人数达到40多人。2004年乐团赴港演出,获得一片好评。
“十番音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变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变调变味。”王道辉说,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十番音乐,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加入民族乐队的低音乐器,弥补十番缺少低音、音乐刺耳没层次的缺陷。但是,他们坚持继承老的东西,“古老的演奏风格方式我们没有丢,要留给专家学者去分析,也要展示给后人。”
省级非遗传人王道辉演奏乐器。
动静结合保十番传承音乐更出色
据了解,为了抢救和保护茶亭十番音乐,台江区一直在努力。台江区文化馆馆长陈华介绍,目前台江区制定动静结合的保护计划。静态方面,在普查整理的基础上,做好“抢救性”保护,举行“古韵新声”专场演出,创作了多首乐曲,举办研讨会、展演等 。动态方面,则重视“非遗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先后在福州市老年大学、台四小、台三小等学校开设十番培训基地,由老艺人亲自传授和培训。此外,还分别在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福州市盲校分别设立的台江区区级茶亭十番培训基地。
省级传承人卓越对他的弟子们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台江民间乐团在台江文化活动中心每周日定期有活动,目前已经有不少年轻人主动来学十番音乐,有个初中生令他印象深刻,基本每周都不落。这些年轻人中,有大学生,还有师大的研究生呢。
台江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静告诉记者,12月8日,福州台江区茶亭十番研究会成立了,约有80位专家、学者、老艺人参加。对茶亭十番音乐进行专业的研讨,将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事业做得更大、更好、更出色。
省级传承人卓越演奏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