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老手艺留青竹刻:一片毛竹的艺术变身
刘志高
留青竹刻,刘家传承七代
东南网1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林剑冰 易振环文/图)留青竹刻是一门什么样的文化遗产?它的魅力在哪里?近日,记者走访了莆田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刘志高等人,为您讲述一片普通毛竹的艺术变身之旅。
这几天,莆田尚道文化传媒的4位年轻人,正在为一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全力冲刺。这支以影视制作为主要业务的小团队,为了这部纯公益的15分钟纪录片已经花了不少精力,光拍摄就足足用掉了三天时间、积累了122G的素材。
这部纪录片名为《莆田老手艺之二:留青竹刻》,记录的是从上山采竹到雕刻成艺术品的整个过程。纪录片编导郭旭文在拍完这部片子后,被留青竹刻的魅力深深折服:“那些作品很美,历经几百年仍然熠熠生辉。大师的功力深厚,能把普通的竹子变成艺术品!”
郭旭文口中的大师、莆田留青竹刻第七代传承人刘志高介绍说,留青竹刻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再铲去图案以外的青皮,露出青皮下面的竹肌,由于青皮与竹肌在质地、色泽上的明显差异,所以作品能取得水墨神韵般的艺术效果。时间越久,作品也会越发神奇、古朴。
虽然取材普通,但选材时却十分讲究。竹农徐文 芳家住仙游县游洋镇金石村,是深受刘志高父子两代人信任的竹子加工好手。在摄像机的镜头中,他们带着砍刀穿行在崇山峻岭的竹林中。“毛竹两年太嫩、四年太 老,三年的刚刚好。”刘志高说,砍下毛竹后,先剖成竹片,然后立即用开水蒸煮,去除竹片中的蛋白质,防止虫蛀。几道工序认真走下来,才能制成竹刻的原材 料。有的客户点名要用竹中黄金——湘妃竹,那就只能翻山越岭寻找合适的竹材了。
笔筒、臂搁、竹简、屏风摆件……自清朝乾隆年间刘材成开创莆田留青竹刻以来,刘家七代人创作的艺术精品在纪录片中一一展示。“太难得了!”郭旭文说,最让她难忘的是刘材成创作的一个笔筒,用于雕刻的竹筋没有一点杂质,年份够久,看起来又红又透,简直达到了玉的质地。
要当大师,先学诗书画印
据记载,留青竹刻始创于唐代。取材于高雅的 竹,又能雕刻出水墨画般的效果,这两大优点让留青竹刻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江苏、浙江、上海所处的江南地区人文鼎盛,促使留青竹刻艺术茁壮成长。从学习留 青竹刻至今,刘志高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海、浙江度过,今年留在故乡的时间最长,也仅有两个月,“因为在江浙沪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受到文人雅士欣赏的留青竹刻,在岁月的流淌 中,也浸润了不少的文化气息。刘志高介绍说,早期的留青竹刻,只是一种竹雕的工艺技法,到了明代以后,技法与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种类相结合,达到了很 高的艺术水准,从工艺竹刻提升到文人竹刻的层面。“近代以后,留青竹刻的内涵更丰富,形成了整个竹刻体系。”刘志高说。
因此,要成为一位留青竹刻艺术大师,仅有雕刻 功底是不够的,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甚至哲学、美术理论等方面都要有很深的造诣。“先有基础,才能入刻,后期再补很难!”刘志高回忆说,自己从小就要 背诵四书五经,阅读家中收藏的古籍,同时还要学画,而且请名师教导,至今已经拜师几十位,“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是留青竹刻艺术的需要”。
题诗、篆刻、印章……刘志高说,艺术的学习无 止境,而自己在逐渐掌握了留青竹刻的精髓后,开始尝试着创新。现在,他几乎每个月都能钻研出新的刀法。古人雕刻时,留下青皮为底,底是留青艺术的关键。如 今,他成功地尝试着把青皮全部去掉,没有留青,却照样用留青技法雕出艺术精品。此外,他还大胆尝试把玉、石、木、砖、牙、角等不同材料的几十种刻法引入竹 刻中。“作为一名研究者,必须要有创新,让这种家族传承的艺术适应新的时代。”刘志高说。
学艺至今,刘志高创作的艺术精品已有几十件, 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2001年以来,他的作品先后荣获杭州西湖精品博览会、中国国家级艺术大师精品创新金奖等56项大奖。他创作的《爱的呼唤》《觉 悟》《数尽飞鸿》等6件作品入围我国唯一竹刻博物馆——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收藏行列。
传承多靠家传,保护已有计划
时近中午12点,刘志高竹刻工作室里一位年轻 女孩仍然埋头于两块竹片之上,按照临摹好的一副对联精雕细琢。她是刘志高的侄女刘海燕,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已经在这里学习竹刻2年了,“她是刘家后 代,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现在先让她临摹名家的书法,慢慢打基础”。而对于自己10多岁的儿子,刘志高也有传授的计划,“我已经请老师教他书法、绘画,让 他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长大才能把祖辈的留青竹刻传承下去”。
选择刘氏后人作为留青竹刻的主要传递者,也是 一种颇为无奈的选择。竹刻是一门能赚钱的技艺,一名熟练的技工年薪起码十几万元,而一名优秀的竹刻师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所以跟他学习竹刻的徒弟很多,光 是在浙江省就有几百名。然而,这些徒弟学艺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懂得一点雕刻技术后就纷纷转行,能坚持研究竹刻的很少,掌握留青竹刻技艺的更是凤毛麟角, 几百人中只有几个。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以留青竹刻为代表的竹刻 艺术产业崭露头角。2006年,明末竹刻名家张希黄的一件留青臂搁,拍出了165万元的高价。而以十几万价格成交的留青竹刻,更是屡见不鲜。莆田市非遗保 护中心主任宋国平说,留青竹刻虽然是小众艺术品,但已经具备了产业特征。刘志高也有同样看法,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创办竹刻工厂,一些作品深受日本和东 南亚地区的客人喜爱和追捧,“我在浙江时间多,也是因为那边产业基础好”。
近几年,刘志高的工作重心在回归创作与传承。 他向记者展示了正在雕琢的精品——梁山108将。这部作品从2005年就开始动刀,计划将《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故事浓缩在108块竹片之上,至今已 经创作出80多个。在李逵篇中,记者看到,不仅人物特征、表情、体态等雕刻得惟妙惟肖,旁边还有蝇头小楷述说李逵的故事,其精巧和艺术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创作这些作品,也是为了给学生当教材,吸引学生研究留青竹刻,传承这门艺术。”刘志高说。
对于留青竹刻的传承,莆田市非遗保护中心也有计划。宋国平介绍说,中心正准备建立一座非遗展览馆,留青竹刻作为国家级非遗,其整个艺术加工流程都会在展览馆中展示、传播;同时,中心还将支持刘志高创建高水平的留青竹刻传习所,让这项全省独有的艺术门类能够“延续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