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2014.10.24:老人创办图书室,书香接续有隐忧

25.10.2014  02:47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说人解史

■本报记者尹平平

台屿老人协会图书馆。

陈松年在村里创办图书室的时候,还没听说过“农家书屋”这么个概念。

那是2006年,他刚从一家电力安装公司的电工岗位退休。陈松年平素爱看书,退休后更有大把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家里的书看完,他就去村里各家串着管人借书看。

陈松年家所在的村子,是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这个小村里,有个福建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有人告诉陈松年,前几年,有人给村里的陈氏宗祠捐了几百本书,一直锁在橱柜里没人管。他跑去一看,果不其然,竟有五六百本之多。

眼瞅着书堆在哪里,自己成了唯一读者,陈松年感到可惜,想办个图书室,与人分享。他在村里找了自己的老伙伴——几个同样退休在家的小学同学——把办图书室的想法跟大家一说,一拍即合。老人们开起了图书室,起名为“台屿老人协会图书馆”。

老人开的图书室,孩子是主要读者图书室每周二、四、六开三天,即使刮风下雨或节假日也不例外。尽管图书室是老人们开设的,读者当中,却是小朋友的人数最多。附近两所小学、中学的同学们不少都要往这里跑,把小小的图书室塞得满满当当。下午4点多放学,陈松年和他的老哥们儿在图书室里“严阵以待”,等着接待孩子们。

这正和了老人们的心意。陈松年就是想给村里的孩子们找个看书的地方,省得他们“放学后只知道打游戏、到处瞎跑,耽误大好时光”。

可是孩子们天性爱玩,不是打着骂着逼着,有几个能放了学还坐在那里读书?为了能招更多孩子来读书,陈松年跑到附近的小学,找到校长,请学校老师配合,推荐学生们来读书。期末陈松年还自掏腰包给借阅最频繁的小朋友发奖品……后来,陈松年研究出搞定孩子们的绝招。“孩子爱玩,我就陪他们玩啦。”为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陈松年重拾自己当电工时的手艺,自制了很多玩具。他用三合板、水管和铁钉做成弹珠平台,用竹竿和电铃做成方位辨识器,用鞋盒和塑料杯做“吹球过杯”游戏,削了竹签做猜点游戏……玩具虽然做得粗糙,但是很受孩子们欢迎,放学都往图书室跑,附近的游戏机厅都倒闭了。看到孩子们围着他们老哥儿几个“爷爷长爷爷短”地叫,陈松年笑着说自己老了老了,倒成了“孩子王”。

他不光陪孩子们玩,还跟孩子们交心。孩子们在他面前没有压力,什么都敢说。“有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不及格,回家不敢告诉爸爸妈妈,怕挨批,但却愿意跟我说。”这时,陈松年会耐心听孩子们倾诉,帮他们分析原因,然后推荐他们看一些相关的课外书,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他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完书之后的感受写下来,随便什么感受都可以、多少字都无所谓。向来抵触写作文的孩子们对写这种“读后感”相当积极。陈松年于是开始办墙报,把大家五花八门的读后感展览出来。看到自己的文章上榜,更激发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样的墙报已经办了近二十期。

不光是图书室,也是自习室起初这个图书室在陈氏宗祠的一间小屋里,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把书码放好之后,转身都不容易,来的又多是小朋友,相当危险。后来当地政府出资,把陈氏宗祠对面的几个门脸房盘下来,免费给图书馆使用,现在的“台屿老人协会图书馆”宽敞多了,有170平方米。

藏书也从当初的五六百本,增至现在的1.8万册。这些书多数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尤其是当地媒体报道过后,来捐书的人更是隔三岔五。陈松年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坚持不留名的女士,开着宝马到他们村里来捐书。还有老太太用退休工资买了150本书,自己从福州城专门送到台屿村来,“当时村里人知道她是来送书的,都自发地给她鼓掌。”尽管借阅都是免费的,但很少有人逾期不还。有一个打工子弟来自贵州,借走两本书没多久,就随爸妈回老家了。陈松年以为这两本书想必有去无回了,没想到小姑娘托来福州打工的老乡又把这两本书送了回来。孩子的重诺让老人非常感动,每每提起这件事,他的眼眶都要湿一湿。

其实村里的几所学校也都有图书室,硬件条件和藏书不比陈松年这里差,可孩子们更喜欢到这里来。因为到这里放松,没有老师盯着他们,没有不许说话不许东张西望;却有好几个爷爷陪他们玩,听他们讲心事。每个来书屋的孩子,他都留心观察。“台屿小学四到六年级,来过我这里的孩子,我都记得面孔。”陈松年简直成了台屿村中小学生们的课外辅导员。

村里几所学校有很多打工子弟,基础相对较差,有几个孩子常跑来沮丧地跟“爷爷”说自己英语跟不上。蒋佳丽初一时英语考试不及格,急得不知道怎么好。她告诉“爷爷”,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英语对他们来说仿佛天书,连字母都认不全,更不可能像其他同学的家长那样,可以为孩子听写单词。蒋佳丽说她也想报个补习班,可是看见爸爸妈妈连买肉都舍不得,哪里敢提?

陈松年于是给当地报纸打热线电话,登报找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辅导英语。一呼百应,最后陈松年挑中了外语系的大学生。这样往来几次,福州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等几所大学,还把陈松年这个村里的小图书室列为社会实践基地,定期派大学生来义务为台屿村里的小朋友们补习功课。蒋佳丽初二期末英语考了82分,一家人欢天喜地。


规模渐大,却后继无人

要做就做好,要做就做出规模!”看到孩子们有收获,陈松年的劲头上来了。除了补习英语,陈松年请人来给孩子们组织演讲比赛、讲课。福建师范大学、福州教育学院的教授们来搞过讲座,福州市几所小学名校的高级教师来组织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随着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2012年10月,“台屿老人协会图书馆”在全省4400多家农家书屋中脱颖而出,成为9家福建省先进农家书屋之一,并获得了“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的荣誉称号。

更多社会热心人士闻讯前往,把自家的书带去捐赠。可也带来了麻烦,因为很多人捐的书都是自己家的闲置书,还有旧杂志。而“台屿老人协会图书馆”的读者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很多书,比如财经类书籍,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针对性。有些杂志甚至是二三十年前的过刊,社会环境完全不同,孩子们看得不知所云。陈松年只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近千本书装好,自己坐公交到城里找图书馆交换。

此外,书多了,读者多了,老人们也忙不过来。书架上的书虽然码放得整齐,但分类却相当杂乱,《小学生作文选》和贾平凹的《秦腔》比邻,让人困惑。陈松年说,固定的工作人员只有7个70多岁的老人,面对的书则成千上万,孩子们放学后蜂拥而至,乱抓乱放,令几个老人应接不暇。

大学生志愿者们有时会来帮忙分类上架,但日常还是要靠老人们维护。陈松年摇头说别看小书屋不大,但运营起来真的很累,他也曾几度想到放弃,可是又不忍心孩子们少个去处。各方面的爱心人士、志愿者的应援都是偶尔为之,像几位老人这样风雨无阻,很少有人能做到。

陈松年他们也没办法,这毕竟是义务劳动,消耗再多精力也不拿一分钱。他也曾去别的农家书屋取经,看到人家雇了年轻女孩专职维护,但也只能开出600元一个月的工资,女孩没几天就干不下去了。大家都很理解,年轻人再有爱心,也正处于打拼和积累的阶段,很难做到老人们这样“无私”。

最大的问题就是后继无人。”采访过程中,一直很兴奋地陈松年说到这里显得十分落寞。他告诉记者,老哥儿几个这些年身体日渐衰弱,他算最年轻的最硬棒的。另有一个自己同龄人,去年两次在书屋里昏倒,今年也来不了。“再过几年,我们几个都不行了,谁来接手?想想就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