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福建沿海,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绿意葱茏的林带,绕着山间,伸向海滩,密密匝匝,蔚为壮观。
木麻黄、相思、湿地松等树种迎风而立,在东南沿海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谈及山清水秀的生态福建,绕不过贡献巨大的沿海防护林。福建省有3752公里海岸线,岛屿岸线长1779公里,曲折度全国第一。在福建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目标进程中,作为“生命林”“保安林”,沿海防护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凝聚了几代人的艰苦付出。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东山县在“四有”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带领下,成功种植木麻黄,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的旧貌。发现木麻黄这一抗风树种,也为日后福建沿海防护林建设奠定了基础。
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将其列为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强化推进。如今,福建沿海地区有山皆绿,郁郁葱葱。在防护林庇护下,许多过去寸草不长的沙荒地,变成了“丰粮田、聚宝盆”。全省仅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每年就超过50亿元!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早在1988年,福建就作出了全面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决定。2000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列入全省十大防灾减灾体系之一。2005年,福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由31个县扩大到53个,向纵深发展。2012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四绿”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力度加大。
近年来,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每年都投入1亿多元用于补助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建设补助标准也在逐步提高,2015年沿海基干林带省级财政补助标准每亩达2000元。各级地方财政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平潭、东山、晋江、长乐等沿海县每年财政投入防护林建设资金均超过2000万元。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福建仅沿海防护林就完成建设面积506万亩。
目前,全省沿海基干林带达2873公里,占宜林海岸线长度的100%,基本实现合龙。一道壮美的绿色长城,迎风矗立在福建沿海。
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福建表现出了敢为人先的精神,自主研发选育的“惠安1号”“平潭2号”等优良无性系品种,如今接过“接力棒”,成为福建沿海防护林更新看家树种。晋江深沪湾为福建六大风口之一,造林难度大,当地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通过采用设置风障、建滴灌设施浇水施肥、种植木麻黄优良品种和固沙植物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合龙了沿海基干林带。平潭幸福洋吹沙地,一度被视为“造林禁区”。当地选择了抗风性强、耐盐碱的“平潭2号”木麻黄,经过近5年高强度的植树造林,硬是在昔日“造林禁区”上演了“绿色奇迹”。如今幸福洋吹沙地放眼皆绿,已变成一片林海。
据悉,“十三五”期间,福建将进一步强化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特别是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沙荒风口的治理;继续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抢救性地拯救一批滨海重要湿地,恢复完善农田林网;采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补植套种和混交阔叶树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防护林林分质量,增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灾减灾功能。
作者: 傅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