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体制改革:牵好牛鼻子 引领新常态

15.02.2015  11:47

    5日,林官俊成了平潭商事主体名称自助申报系统上线运行后的第一个受益者。“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不到5分钟,就自主选好了名称。接下来,就可以准备登记材料了。

    去年,林官俊已有过企业登记的经历。第一次去注册,取的名称跟别的重复。他绞尽脑汁取了好多个,每次去都要排队、抽号、等号。现在,使用“平潭”字样的商事主体名称,在网上就能自助查看、选用名称,并申请登记。

    这样的利好,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领域中,俯拾皆是。

    从2014来到2015,从深改元年进入深改关键之年。推进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才能带动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才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成长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健全……过去一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强力度、广覆盖,向纵深推进,犹如一支离弦之箭破空疾进,发挥巨大的牵引作用。

    简政放权,释放无形之手,归位有形之手,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改革如弈棋,简政放权就是招先手棋。

    去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省级仅保留329项;企业投资审批程序一减再减,省级核准的企业投资事项由49项减少为19项;省市县三级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和70%服务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

    突破利益藩篱,划清权力界限,落脚点就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一张新证取代了过去的多张旧证,方便多了。”莆田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美萍简直不敢相信,莆田市食药监局将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整合而来的审批事项梳理精简后,以一项审批涵盖以往的9项审批,一张新证取代9张旧证。

    去年,全省新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71.1%,数量激增之下,市场活而不乱。

    省政府出台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办法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监管方案,48个省直部门和中央垂管部门出台各自后续监管方案,其中,许可事项较多、信用监管信息影响较大的16个部门,通过全省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互通共享并公示信息近15万条,实现联动监管。  下转第4版

    破除障碍,构建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为产业良性发展“舒筋通络

    海纳百川,产业发展引来更开放、更多元的资本。

    我省筛选出122个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向社会推介,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营运,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首批发布28个项目,总投资1478.6亿元。而在产业发展领域,民间投资非禁即入,一律放开。

    去年,全省民间投资首破万亿,达10731.3亿元,同比增长23.7%,比全省投资增速高4.7个百分点。

    突破体制机制窠臼,省属企业加快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

    “福能集团优质电力资产借壳上市,将更好提升福建能源经济发展水平。”福能集团董事长林金本说,集团在福能股份持股比例77.07%,按去年12月31日股价计算,市值增长为91.25亿元,增值率达到96.5%。

    此外,福厦汽车联合重组,厦钨稀土集团组建,三钢收购民企三金钢铁……

    金融领域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也为产业优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加快“引金入闽”,实现台资银行零的突破;建立登记备案中心、出台管理规定,规范民间融资行为;6·18虚拟研究院加快建设,线上对接永不落幕;省级事业单位科技转让、许可、合作和投资,以市场方式来定价……

    一体发展,打破城乡区域壁垒,新型城镇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

    去年12月26日,首批省级专项融资平台统贷统还的棚改资金,共计54.35亿元,正式向莆田、宁德、泉州发放,支持三市六个棚改项目建设。当天,第二批8个棚改项目25.05亿元申贷资金,也通过了国开行贷委会审议。

    福建的棚改进程,一下子提速了。

    而身为平台的省城投公司,还有着更长远的目标。“今年起,我们将把业务领域由棚户区改造向城市基础设施、健康养老产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给排水工程改造等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延伸,打造市场化的城乡开发综合运营商。”省城投公司总经理林茂藩说。

    加快棚改,不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缩影。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有《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这一面上的战略性规划,还有点上的试点突破:晋江掐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害关节;石狮盯紧“全域城市化”目标;德化以“大城关”战略探索新型户籍管理;光泽重在建设“中国生态食品城”;邵武则瞄准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不同试点,各有侧重,城乡要一体化,却不是搞成一律化。

    与此同时,第一批15个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新的一年,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深水区迈进。新常态下,直面机遇与挑战,拿出敢涉深水的勇气、敢闯险滩的魄力,砥砺前行,经济体制改革必将成为引领“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的中坚力量。

    记者 谢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