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到户,实现茶产业助农增收
“如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茶产业劳动者收入?”“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加灵活科学地使用惠农资金帮助农户脱贫?”……近日,在第七期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园艺作物(茶叶)重点县农业局长班“局长议事堂”上,局长们纷纷为更好实现茶产业助农增收出谋划策。
找准定位,确保弱势群体获得稳定收入
做大做强茶产业,首先要做到定位精准。茶产业的特殊性在于,茶农增收致富的第一笔收益来源于出售鲜叶,采摘环节的特点决定了茶产业劳动力结构的特点。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农牧科技局主任田儒康说:“茶叶采摘对体力要求不高,留守妇女和老人就可以完成,茶产业主要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正因为茶产业的弱势劳动力群体多,才更应该抱团发展。”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业局局长高远胜分享了当地的经验,“长清区没有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都是工商资本在运作,这样妇女和老人不仅能获得采茶的劳动收入,还能有流转土地和搞旅游的收入。”
细化建设,保障采摘环节收益得到真正落实
茶叶的生产主要依赖于较高的地势,茶园地理位置偏远,直接影响农户收益。“现在茶产区的主干道路修通了,但到农户家和茶园的一些支线道路还没有硬化,老百姓采下茶叶之后还要背到我这里。”贵州省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吉斌说。
“现在很多地方茶叶核心产区的路况都不是很理想,不把基础设施搞好,就无法更好地串联起每个农户,精准扶贫的问题也就解决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农业局局长覃建勋认为,国家应该推动茶叶产区的系统性基础工程建设,特别是针对西南、西北地区,更应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用活资金,更好发挥财政投入的帮扶作用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的使用不够灵活。”贵州省水城县富硒茶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昕概括了当地资金使用方面的主要问题,“资金的拨付需要前期的计划,哪个村得到多少,都是严格固定的,但是作为县里统筹来说,这个村的资金剩余了,我们却不敢把这部分钱用在其他资金不够用的村里,资金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根据茶农的实际需求直接落实到户,会更好一些。”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葛全胜认为,政府在资金使用方面还是应该首先保证规范、合法,再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灵活。
湖南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端青结合实际经验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建议,“茶产业要想灵活运用资金,充分帮助农民,就必须把第三方监管做起来,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优势,共同监管资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