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厦空气质量全国第四 登环保部"红榜" 达标天数100%

25.11.2014  11:43

    美丽厦门天蓝水绿、空气清新。

    环岛路风景迷人。(本组图/记者 王火炎 摄)

    昨天的厦门,蓝天中飘荡着白云,空气中渗透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国家环保部公布的上个月国内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红黑榜”昨天下午如约出炉,其中“红榜”上,厦门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国第四,达标天数比例高达100%。

    这份排行榜,综合考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六项污染物的污染情况,榜单上的74个城市均是全国第一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AQI指数)的城市。历史资料表明,上个月厦门取得的成绩,是自去年我国每月定期发布74城空气状况以来最好的一次。

    如今,在人们欢畅地呼吸着厦门秋日清新的空气的时候,不少市民依旧记得今年8月厦门空气遭遇的“尴尬”——全省9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厦门不幸“殿后”。环保专家分析,这与当月在14年来首次没有台风光临、带来雨水有关,当然,出现这种状况,与我市工地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排放也不无关联。

    厦门,多年来一直以清新的空气而闻名遐迩。几个月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场捍卫厦门空气质量的“保卫战”,也在鹭岛内外全线拉开。厦门六个区的区委、区政府,以及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在清洁空气的同时搜寻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源头。

    行动

    四大举措净化城市空气

    1首用喷雾系统剿灭工地扬尘

    早晨上班高峰期的嘉禾路吕厝段,由于地铁一号线的施工,车流行进缓慢,逾两米高的围挡内,除了挖掘机械不时传出的声响外,看不见一丝扬尘。围挡的顶端,蒙蒙的雾气向两侧飘散,过往车辆如同行进在水雾世界一般。

    厦门首个旨在降低工地扬尘的微灌雾喷系统近日在这500米长的地铁施工工地上正式投用。这套系统,包括数百个小喷头,以及每个喷头上端三个向不同方向喷射水雾的口子,能最大限度地吸附工地上扬起的尘埃。现在,每隔两个小时,系统将启动一次,每次喷雾的时间为10分钟。

    这缕缕湿润的雾气,也吹开了我市用这种新方法剿灭工地扬尘的序幕。市环保局介绍,接下来,我市将以地铁一号线吕厝施工段为试点,把这些设备向地铁施工沿线及我市其他的所有工地推广。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市岛内外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工地,就达到236家。要让厦门的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尽快推广微灌雾喷系统并创新更多的降尘举措,刻不容缓。

    市渣土办牵头市公安、建设、交通、执法等部门的全市渣土车专项整治近期也强力拉开,为预防、遏制渣土车建筑废土砂石滴撒漏、扬尘污染的《持续开展渣土车整治工作方案》本月新鲜出炉。

    2尾气超标车辆上路或罚2000元

    拖着“黑尾巴”,这辆皮卡车“踉踉跄跄”地在枋湖北二路行进。司机没有想到,他会被执法人员拦了下来;他更没有想到,因为这一股股黑烟,他受到了罚款2000元的处罚。

    一场围剿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的执法检查,近日悄然拉开。市环保局联合市交警支队,在岛内交通干线设点,对过往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抽检。依照系数超标的严重程度,超标车辆被处以2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处罚。

    被逮的车辆,必须在15天内整改好,方可继续上路。环保部门说,今后,除了日常上路拦查检测外,他们还将充分利用在主干道上增设的用于抓拍“黑尾巴”的监控设备,将超标排放车辆“一网打尽”。

    此外,自今年9月我市正式启动黄标车提前报废补助工作以来,短短一个月累计已有近2000部车辆提前报废,远超过今年1-8月的报废总量。

    3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几易其稿,目前已正式开始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厦门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内继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后,对清洁空气订立“行动计划”的城市。

    截至11月10日,清洁空气行动计划42项重点工作内容中已有37项取得了初步进展或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4

    空气质量指数实时发布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位于集美区一栋“不起眼”的楼房里。这一始建于1978年的机构每天发布的数据,一直以来被视为厦门环境质量的“晴雨表”。

    根据环保部实施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工作部署,厦门作为实施第一阶段监测的城市之一,4个设在厦门的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已进入运行。如今,这里不单能向社会公众发布4个国控点6项实施新标准的指标的日均值,以及空气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还在线发布每小时监测的平均值。这便意味着,厦门的市民每隔一个小时,就能够了解到身边空气质量的最新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