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既要“敲锣打鼓”又要“润物无声”
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村子里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落伍了”。一句简单的话,却是当下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较为普遍地潜伏着婚丧大操大办的陋习,少数地区甚至时有因为奢办婚丧导致反贫的现象。一些地方“闹新娘”无节操无底线,也时有因“闹新娘”导致亲友反目、家庭失和的现象出现。一些农村的恶俗陋习让人深恶痛绝,但是却又“尾大不掉”,群众往往深受其苦,却有苦难言。
农村恶俗陋习不仅制约了农村发展,更是戕害了不少家庭的幸福。毫无夸张地说,没有乡风文明就没有幸福小康。笔者看来,想要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不仅要有政策引导,更要注重策略成功。
移风易俗要学会“敲锣打鼓”。当前,对于农村的宣传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国农村的分散性特点极大地增加了宣传成本,同时拉低了宣传效果。对于农村而言,电视无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宣传渠道。然而,单一的电视宣传渠道却难以获得预期的宣传效果。随着农村智能手机的普及,光钎网络的延伸,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为农村打开了另一扇“信息窗口”。今后,农村的移风易俗工作势必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移风易俗宣传上形成一定的气势,大力倡导文明乡风。移风易俗需要“敲锣打鼓”广而告之,让广大的群众明辨善恶,从善如流。
对于农村的一些恶俗、陋俗,必须严令禁止,对于党员、官员、村主干敢于公然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农村最盛攀比之风,因此,叫停农村的恶俗、陋习要勇于“刹车”,敢于划定“红线”,严厉制止一切踩线的行为,以期达到敲山震虎的功效。
移风易俗要学会“润物无声”。移风易俗要讲求循序渐进。农村婚丧大操大办等恶俗陋习的由来有其历史成因,因此,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可期成效。春雨之所以可以润物无声,关键在于其善于“随风潜入夜”。推动移风易俗若想做到润物无声,也需学做春雨,在尊重乡风民俗的基础上,修正恶俗陋习,佐以文明新风。农村人常有“跟风”的癖好,实则是人的本性。当下一些农村的“攀比之风”是一阵歪风、邪风,我们应当予以坚决抵制。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农村人的“跟风”心理,树立起我们的“文明新风”,通过党员、官员、村主干模范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用实际行动纠正歪风邪风。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口号,也是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需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乡里率先修正恶俗陋习。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需自查自纠,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争做文明达人。
(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