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交出“民生清单” 绘就幸福生活图景(组图)
龙江公园格桑花开。 郭成辉 摄
福州晚报7月23日讯(记者 王光慧 通讯员 林明 滕端钦)城市软实力建设——民生工程历来是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五年,福清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住房建设方面,为市民规划、建设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愿景触手可及。
福清市妇幼保健院。 郭成辉 摄
医疗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每周一上午,音西街道溪前村高血压病人王吓尾老人都会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诊断并调整用药量。“如今,吃药都不用花钱了,卫生院除了免费体检外,还有医生给予专业的指导,这项惠民政策很好呀。”王吓尾老人高兴地说。
王吓尾老人提及的惠民政策,就是福清去年10月份起执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新农合门诊优惠救治项目,截至今年5月份,福清高血压患者达到35800人,报销医疗费用207.63万元,糖尿病人达到14953人,报销医疗费用189.96万元。
过去五年,福清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助力“幸福福清”建设,新农合政策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让群众看病更省心。2015年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共有55.08万人次获得补偿金累计4.06亿元。近年来,福清还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方面不断提标扩面。其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40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由现行的家庭年人均收入3120元提高到4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目前,福清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均高于周边各县(市)。
近年来,福清还坚持在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上下功夫。目前,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计生服务中心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福清市医院新院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建设中,高山中心卫生院新院等一批基层卫生院正在抓紧建设。福清共有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692个,截至去年12月,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3293张。
不仅硬件建设大跨步前进,福清在管理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4年底起福清县级公立医院正式实施药品和耗材零差率销售,新农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4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去年累计签约家庭数20.48万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健制度进一步健全,百姓健康保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石门小学小朋友们在绿茵场上
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福清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保持了不断优化提升、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福清积极筹措资金,抓好校安工程、城区学校扩容、中等职业学校和公办幼儿园等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据统计,20132015年投入8.7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42万多平方米,目前瑞亭小学新校区、霞楼小学新校区等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16年规划投入2.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共10.5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600个;将推进二中新校区、实小分校、观溪中学、观音埔小学、霞盛小学、滨江幼儿园、音西中心园等项目建设。
此外,福清在办好北师大福清附中的基础上,着手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新加坡伊顿国际教育集团创办国际学校;大力推动元洪高中、融城中学、德旺中学创省级达标高中;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推进省内外教育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融台教育交流,继续推动崇文小学与台湾新北市中和小学的互访交流活动,以及以宗鹤拳文化为载体融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促进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四张“国家级名片”,今年5月福清被省政府评为“两项督导”先进县(市)。
此外,福清还推进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工程。从2015年秋季起公办高中学生免交学费,为两万多名高中生家庭每年减负约3264万元;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全面覆盖公民办职校的全日制一、二、三年级学生;加大对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力度。去年以来,共补助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寄宿生营养改善7500多人997万多元。
龙江公园格桑花开。 郭成辉 摄
安居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今年87岁的周能顺老人是低收入人群,没有自己的住房,2013年,经过申请,老人被批准入住福业小区保障性住房。老人居住的房子有50多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每月2.35元的租金计算,他每月只需支付100多元房租。“政府为民办实事做得很好,真的很感谢政府。”周能顺老人说,住在这里不仅租金便宜,环境也好,还很方便。
安居工程,让许多低收入人群和周能顺老人一样住上了新居。以精装修为主打风格的西环小区三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更是让老百姓为政府点赞。西环小区三期项目总工程师陈和顺告诉记者,三期保障性住房全部是精装修,到时住户直接就可拎包入住。
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福清共筹措建设资金9.8亿元,兴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064套,4000多位居民住进了保障性住房。目前,福清西环小区三期保障性住房工程已完工,另外两处保障性住房——石井、龙山的保障房建设,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2012年,福清廉租房的准入门槛是以家庭收入4万元为标准,如今放宽到4.5万元;资产也由过去的11.25万元,放宽到现在的13.5万元;住房面积由过去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放宽到现在的17平方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称,福清还将符合条件的公交司机和环卫工人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惠及更多群众。
过去的五年,福清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硬任务、硬指标来落实,保障房租售并举制度逐步建立,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位列福州市五区七县(市)榜首。
当成片的保障房拔地而起,福泽万家的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遍布全市,福清民众的幸福感怎能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