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锁便利店或将迎来窗口期

30.08.2019  14:40

 

        便利店,被视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零售业态之一,它不仅是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一个街区商业活跃程度的指标。

  近日,商务部决定以城市为单位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工作。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细化政策的出台,便利店行业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利好频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6月,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会议召开;7月,商务部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同时要求各地完善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政策体系。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商务部把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消费更便利、优质、放心。

  近年来,福建省也相继出台政策,优化便利店行业发展环境——

  省政府印发通知,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具有24小时服务能力、门店较多的连锁便利店现场经营熟食和设置便民药柜,扩大便民消费。省政府办公厅发文鼓励中小实体店特别是连锁便利店,发挥靠近消费者优势,完善便利服务体系,增加快餐、缴费、网订店取、社区配送等附加便民服务功能;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允许品牌连锁便利店现场制售熟食和设置便民药柜的政策。2017年—2018年,福建省共安排522万元用于鼓励便利店连锁经营发展,建立高效配送体系。

  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与福建省东南商务管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年福建省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来,福建便利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内行业地位逐步提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中,厦门位居第3位,福州位居第11位,7家本土便利店企业入围2018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国内知名便利店企业美宜佳、苏宁小店等纷纷进入福建市场。此外,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已在今年4月宣布与三福百货合作,拓展福建市场。

  “可以说,目前整个行业呈现良性发展氛围。”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副会长许安心认为,随着行业巨头的加入和相关政策持续发酵,福建便利店行业有望迎来质变。

  转型升级,加速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

  10年前在上海读书时,连锁便利店就是王小姐常去的地方,街头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学校里也有,买便当、买杂志都很方便。如今说起上海的便利店,她还是会想起关东煮和饭团的味道。那是她在校外兼职,赶时间时最常选择的食物,“这里无法给你饕餮盛宴,却能感受一份稳稳当当的踏实”。

  便利店发展程度高的地区,从干净整洁的厕所到琳琅满目的独家商品,从邮寄大小包裹到缴纳各种费用,加上24小时全年无休,一家便利店几乎可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部需求。

  近年来,福建便利店处于蓬勃发展之势,但这个“弯腰捡钢镚”的微利型行业也存在短板。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上涨;部分品牌便利店转型升级,高管团队建设明显跟不上;中小型连锁便利店企业盲目扩张加盟店,加上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导致单店利润不高,甚至出现亏损。

  许安心认为,民众在便利店的消费,是即时随意性的,这种需求一直都有。但目前福建省便利店中,开在社区的传统“夫妻店”、小卖部仍占多数,他们在商品品质和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能够提供的商品种类和便民服务也不够,民众信任度不高。

  他认同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是新时期便利店发展的基本方向。品牌化,才能让消费者对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更有信任度;连锁化,能使商品来源更加合规,也可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商品成本;智能化,符合民众消费需求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连锁便利店的很多新做法是‘夫妻店’、个体店无法效仿的。”福州一家连锁便利店负责人认为,在产品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个体店和连锁店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激烈竞争中,首先淘汰的将是个体店。而随着国外品牌的加入,这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匹配需求,找准适合的发展道路

  作为省内便利店行业龙头,见福便利店现今已遍及省内9个设区市,还入驻了江西和四川,门店数近1500家。

  在科技为零售赋能的背景下,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认为,找到消费者的需求最为关键。随着人口结构趋向于老龄化、少子化、无子化以及家庭小型化,相应地,客户需求表现为美丽、美食、健康、方便和好玩等5大新需求。“这决定了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客户各种需求,解决客户的困境,而不是刻意地引导客户,为其塑造一个场景。

  为更好满足客户需求,见福注重创新,比如见福是福建首家开放卫生间的便利店,此外,还设立动车票取票点,提供临期食品给需要帮助的人,还尝试做人脸识别,建立数字会员系统,对用户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等。

  在张利看来,以7-11、罗森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发展模式诚然是本土便利店努力的方向,但方向一样并不代表走的路一样。“日系便利店是穿着西装过来的,而我们是光脚丫子蹚过来的,走的路自然会有差别,无所谓好坏。

  同样是本土企业,不同品牌也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没有漂亮的门店装修,也没有被业界视为核心竞争力的鲜食品类,万嘉却发展成为福州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其秘笈是不同于行业内普遍采取的特许加盟制,坚持直营连锁模式,每家门店的盈亏,公司必须自己负责,因此在门店选址时慎之又慎,以盈利为第一目标。

  外来的苏宁小店也突破了外资品牌便利店的套路,选择扎根社区,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共享冰箱”和“共享厨房”。既有时令生鲜,又有择优进口商品,还有“半小时达”的闪电配送服务,闯出“中式便利店”新路。

  “商业模式不是固定的,即使同一个品牌,开在不同位置,定位就不会完全相同,关键在于与周边消费者的需求匹配。”许安心认为,每座城市的商业基础不同,在便利店市场上的投入与产出也不一定成正比,“商业上可以适当超前,但归根到底,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