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研究团队螨类基因组研究获新突破
著名螨类专家张艳璇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艰苦探索,对螨类的形态、适应、生殖和系统发育的基因组研究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该团队日前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BMCG enomics上发表的论文《螨类的形态、适应、生殖和系统发育的基因组学研究》,为国际学术界在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在上海崇明岛产生威力。(陈国明 摄)《螨类的形态、适应、生殖和系统发育的基因组学研究》,是至今国际上仅有的两篇关于捕食螨全基因组学重要论文之一。该论文解密了没有眼睛的胡瓜钝绥螨是如何感知外界如何捕捉到食物;胡瓜钝绥螨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其适应环境受哪些基因的控制;胡瓜钝绥螨的幼螨只有3对足,而成螨有4对足,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哪些基因的调控。
实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的陕西眉县弥猴园硕果累累。(陈国明 摄)张艳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长期以来,蜱螨亚纲是单系起源还是非单系起源,在学术上一直存在争议,该项研究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蜱螨亚纲的单系起源学说,为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的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机制的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无价的资源。
张艳璇博士是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1996年从英国引进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开始了中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的研究。1997年,她成功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敌胡瓜钝绥螨人工饲养方法及工艺流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张艳璇博士(左一)在安徽长丰草莓园播撒天敌捕食螨。(陈国明 摄)同时,她建起亚洲最大的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生产基地,完善了一套以应用胡瓜钝绥螨为主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并解决了产品包装、冷藏、运输等技术难题,结束了中国捕食螨不能工厂化生产的历史。
目前,该“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已在中国20个省市500余个县市的柑桔、棉花、香梨、啤酒花、桃、板栗、苹果、玉米、茶叶、毛竹等作物上实施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绿色成效,可年减少农药使用量40%-60%,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1/3,使胡瓜钝绥螨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敌商品。(陈国明)
【责任编辑:洪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