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
医疗保健综合楼9月3日启用,再造门诊流程
省妇幼保健院在新建的医疗保健综合楼的产科病区房设床位450张,比过去增加了150张床位,每年可多收治4500-5000名病人。
对门诊流程进行再造,以病人为中心,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记者从省妇幼保健医院了解到,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将于9月3日正式启用,从而大大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就医环境
灰色墙体,马鞍形的屋脊,与三坊七巷的风貌协调地融合在一起。省妇幼保健院新落成的医疗保健综合楼给人以惊艳之感:四层通高的医疗街气势恢宏,阳光穿过玻璃顶棚洒在绿色植物上,大厅悬挂着巨幅漆画“杏林春暖”,营造出温馨怡人的就医环境。
省妇幼保健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国首批爱婴医院,担负着全省妇女儿童保健技术业务指导和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2015年门诊量169.5万人次,产科分娩量近年来每年平均维持在1.55万人,而产科每个病区的床位只有30张,常年处于加床状态,病区非常拥挤。”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林家禄告诉记者,“新楼启用后,我院比原来增加了150张床位,每年可多收治4500-5000名病人。”
据悉,医疗保健综合楼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地下三层,地上十层,其中一至五层为门诊区,六至十层为产科病区,设床位450张,并建地下停车位364个、地面停车位68个。
医疗保健综合楼系省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新楼与原有病房楼、科研楼通过共享大厅——“医疗街”联系起来。医疗街设置回廊及天桥,两侧安排公共服务空间和专科候诊厅出入口,空间既分又合,整体感强。
产二科护士长郑莲钦告诉记者:“新的产二科病区床位增加到72张,还配备了家属陪伴椅。每个新病区都有婴儿游泳室,并配备电视、储物柜、置物架等设施。”
六层设立VIP产科特需病房,有22张床位。在那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团队将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全程陪伴分娩、精心指导和产后延伸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 优化门诊流程
医疗保健综合楼设计之初,省妇幼保健院聘请了全球顶尖的医疗流程管理咨询公司对就诊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体现“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门诊服务流程布局更加合理。在门诊楼一层配置了自助挂号一体机,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即可排队就诊,并将交费和取报告单、化验单、检查单等程序简化。各诊区均设分诊叫号屏、专家屏、宣教屏等,患者候诊时,可通过电子宣教屏了解健康小常识和看诊专家信息。
“互联网+医疗”的健康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下载‘掌上妇幼APP’或者关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在线预约挂号、查询、交费。”省妇幼保健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预约成功后,信息在就诊的前一天发送到患者的手机上。通过“掌上妇幼”的“分诊叫号”模块,就诊当天可以实时查看预约医生的就诊顺序,合理安排候诊时间。“智能导诊”模块提示患者到哪个楼层哪个科室做什么检验检查项目。检验报告发布后,可在“报告浏览”模块查看检验结果。
“掌上妇幼”后台根据孕周或者儿童年龄,推送对应的保健指导、注意事项、体检项目等信息。
据悉,截至7月底,掌上妇幼注册用户累计超过11万,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10万,累计预约人数超过20万人次,预交金额累计超过3000万元。
为了配合“掌上妇幼”推广,省妇幼保健院每周增加约30个班次副主任以上医师门诊,同时增加下午班次专家门诊,以满足患者需求。预约号源开放时间从每日凌晨3:00调整到下午4:00,避免患者深夜抢号。目前医院门诊预约诊疗率约55%,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迎接二孩时代 促进资源升级
“医疗保健综合楼的投用,对于我院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产科主任颜建英说,“产科以新大楼搬迁为契机,在增加服务量基础上优化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和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我院拟建立母胎医学研究中心,建立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人才梯队,更好地应对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楼搬迁完成后,我院将启动儿科楼整体改造。”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儿科主任刘光华说,“目前全国儿科医疗资源紧张,而我省儿童医疗、科研总体力量又较薄弱,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我院将建成福建省儿童医学中心,有效整合全省高端儿科医疗、科研资源,建立省级儿童医疗科研、培训平台,加大对基层儿童诊疗的指导,打造区域儿童医疗中心,提高全省儿童医学技术水平。”
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生育小高峰和高龄产妇增加,医院以相关科室为重点,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医疗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产前诊断中心积极开展新技术,丰富出生缺陷检测手段。辅助生殖中心对有二孩需求的高龄妇女增设评估和咨询门诊。医院APP平台开通“二胎”孕前咨询信息。增设“二胎”孕前咨询门诊;加强“二胎”孕妇的孕期心理、营养监测与指导,提高孕期情绪疏导、产后盆底康复服务能力。(福建日报9月1日第05版 记者 林丽明 通讯员 林浩 文/图)